今天起,北京轨道交通实现全路网开通非现金支付服务,乘客在本市全部22条线路、391座车站的人工售票处、自动售票机及网络取票机上,均可使用微信、支付宝进行购票、补票及充值业务,享受更为便捷的票务服务。
10秒完成支付出票
上午九点半,记者来到北京南站地铁出站层,在一排自动售票机前,不少乘客正在购票。记者观察发现,购票乘客中,有超过一半选择微信、支付宝渠道支付,粗略统计,选择确认终点站后,从进入支付页面,到完成扫码支付,平均用时10秒种。由于少去了找零钱的环节,购票速度提高,记者采访中未见排长队的情况。
京港地铁北京南站站区长赵春波介绍,目前北京南站46台自动售票机、3个人工窗口均可支持非现金支付,建议乘客优先选择自动售票机购票,如果选择人工售票窗口,尽量提前打开手机扫码页面,避免影响窗口购票速度。如果乘客手机信号差,可以提前在亿通行软件上购票,现场通过网络取票机以“被扫”二维码的方式取票。
北京轨道交通路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昕晖介绍,地铁乘客非现金支付需求很大,8月10日试点第一天,试点车站非现金支付量就达到了46%,不仅便利了乘客,也大大降低了运营公司现金管理量。
支持微信支付宝双渠道
哪些业务可以用非现金支付?记者了解到,乘客在车站人工售票处购买单程票、一卡通卡、北京互通卡,以及进行充值、补票;在自动售票机购买单程票、充值;在网络取票机上购买单程票、充值,均可使用非现金支付。目前,非现金支付渠道有微信、支付宝两种。乘客通过这两个渠道进行扫码支付,完成车站现场购票、补票及充值等业务。
不怕地铁信号差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实现非现金支付的城市主要采用“乘客主扫”支付模式,即乘客用手机对票务设备生成的二维码进行扫码完成支付。该模式对手机信号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要求较高。考虑到北京轨道交通的多数车站位于地下,可能出现通信网络环境不稳定、信号弱等情况,影响乘客使用体验,北京轨道交通创新推出“主扫”+“被扫”功能。
具体来讲,乘客除了可以扫描票务设备产生的二维码进行支付,还可以将付款码对准设备扫描区域,实现“被扫”支付。此功能依靠的是轨道交通专用网络,因此可以支撑手机信号不好时乘客使用非现金支付。
据介绍,乘客在车站人工售票处可购买单程票、一卡通卡、北京互通卡和充值、补票,以及在自动售票机购买单程票及充值过程中使用非现金支付,为“主扫”模式,即乘客主动扫描设备上的二维码支付;乘客在车站网络取票机上购买单程票、充值使用非现金支付时,需“被扫”,即乘客将付款二维码对准设备扫描区域完成扫描支付。
本报记者 孙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