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毓秀 多彩贵州

  • 2018-10-31 20:58:26
  • 北京晚报

500年前,刘伯温曾经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如今,这正在变为现实。

古老的穿洞遗址,点亮了亚洲文明之灯;重峦叠嶂的山脉,成就了大娄山的兵家要塞,乌蒙、苗岭的醉人风情,巍巍武陵的梵天净土以及黄果树、龙宫的如诗如画,天台山、青龙洞的庄重肃穆……让这块神奇的土地,越来越瑰丽多姿。

有人说,贵州的魂是八个字 “咫尺神秘,稀奇古怪”。这里,已成为游客一生一定要去的地方。

“八山一水一分田” 步步是美景

贵州因山而名、因山而特、因山而灵,是名副其实的“山的王国”。它地处我国西南腹地,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其它地区以山地、丘陵和盆地地形为主。“八山一水一分田”勾画出了贵州群山与黔地人民千百年来相依相伴的怡然图景。

近年来,贵州省的旅游业非常火爆,2017年贵州省接待游客人次全国第二,旅游收入也挤进了前三。虽然在大众印象中,在贵州能立刻让人联想到的风景名胜区并不多,除了黄果树瀑布、梵净山和遵义会议旧址让人之外,其它能够叫的出名的景区好像就没有了。但其实不然,贵州这片山水如画、风情迷人、人文多彩的喀斯特土地上,可谓处处是资源、步步是美景。以荔波樟江国家公园为例,其2007年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里景外有景,景中有洞,洞中有景;林中有水,水中有林;石上长树,树包石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贵州有71个风景名胜区,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就有18个,5A级旅游景区5个,4A级旅游景区近百个。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游客避暑首选地

每逢夏季,到贵州度假避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的贵州大部分地区年均温14~16℃,最热月均温22~25℃以下。全境气候宜人的贵州有“中国凉都”六盘水和“爽爽的贵阳”美誉。外加上良好的森林植被,在国家公布的84处“天然氧吧”中贵州就占有10个席位,贵州也被誉为“空气罐头”和“空调”。

“天无三日晴”,常常阴雨绵绵的天气很会“造气氛”,山地间云雾缭绕,腾云驾雾的景象,给人一种似如人间仙境而美不胜收。

初秋的天岛湖,碧波荡漾,景色如画。依托赤水市胡市镇蕨基坝水库为核心打造的天岛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平均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98%,夏季平均温度21℃,湖光潋滟,竹海层峦,温度舒适,自然环境优美,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前往。

在这里,游客可于清晨垂钓于岸边,闲时泛舟于湖上,或嬉戏于水上乐园,或漫步于沿湖栈道,或面对青山绿水陶醉发呆,在怡然自得中躲避“秋老虎”。

据介绍,今年入夏以来,度假区每天接待游客1万人次以上,周末周日增至2万多到3万人次。其中,90%来自于重庆和四川,其余的来自贵州、北京、广东等地,每逢周末,酒店入住率达100%,8000余个车位全部停满。

浓郁民族风情 彰显贵州热情

贵州能打动游客,不仅仅是凭借美丽山水,新鲜空气,民族文化同样充满魅力。

这里是一个少数民族居多的省份,全省境内有5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漫步在大大小小、极具特色的村寨,每当遇到与你“狭路相逢”的人,看到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都能感受到贵州的热情。

千百年来,从汉族到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共奏出一曲和谐唯美的民族之歌。无论是场面盛大的苗族“吃鼓藏”、“吃姊妹饭”、“四月八”,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侗族的“祭萨”,彝族“火把节”,仡佬族“祭山”、“吃新”,水族“过端”、“过卯”等民族节日;还是歌声悠扬的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又或者是舞步多姿的芦笙舞、木鼓舞、铜鼓舞……贵州以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厚的文化内涵,令人留连忘返。

在这其中,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村落——西江千户苗寨,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最完整的地方。传统的房屋建筑、生活方式、习俗以及服饰和制作技艺,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来此,仅在2016年中秋节假期就接待了8万多游客。

100个旅游景区建设 交出耀眼成绩单

随着贵州大旅游战略全面实施,作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100个重点旅游景区之一的仁怀茅台旅游综合体,以国酒为根、以文化为魂的产、城、景融合发展成为最大特色,国酒文化、长征文化、盐运文化、民族文化交相辉映,让茅台成为宜居、宜游、宜业的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2013年5月,贵州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启动。截至2016年底,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交出耀眼成绩单——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共完成建设项目3148个,累计完成投资1189.53亿元。推出新项目、新景点、新业态388个。四年间,100个景区建设共带动全省接待旅游人数14.93亿人次,拉动全省旅游总收入实现1.38万亿元,为贵州旅游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而在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带动下,旅游综合效益显著提升,成为贵州脱贫攻坚的一招好棋。2016年,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4万人就业增收脱贫,其中100个景区建设直接带动266个贫困村16167户的5.2万人就业;间接带动326个贫困村2.1万户的6.5万人就业。

100个旅游景区建设成为拉动贵州旅游发展的强大动力,也让贵州越来越美。

文/王进雨

数读·贵州

7.44亿人次 2017年贵州省共接待游客7.4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116.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和41.6%。

11% 2017年,贵州省实现旅游业增加值1500亿元左右,占GDP比重提高至11%。

  • 编辑:赵汗青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