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北京的地名和城楼也具有丰富的文化色彩,游走在北京城内,就是在体会着北京的历史风情,城楼是北京的积淀,让我们走近城楼,体会历史。北京城里有句俗话:“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典一口钟”,说的就是北京城内外进出的城门。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内九”之一的朝阳门。
地理位置
北京城里东面的两座城门有朝阳门和东直门,朝阳门位于东直门南侧,古时为进京的交通要道,1915年经过一次拆除,1956年10月9日,朝阳门城楼拆除完毕,1958年,箭楼拆除完毕,朝阳门痕迹荡然无存。
古时用途
朝阳门,元称齐化门,门内九仓之粮皆从此门运至,故瓮城门洞内刻有谷穗一束,逢京都填仓之节日,往来粮车络绎不绝。“朝阳谷穗”为南粮北运的第一位喜迎神。粮食进了朝阳门,就存放在附近的粮仓之中。现在朝阳门内的地名还有“禄米仓”、“海运仓”、“新太仓”等,那都是当年存放官粮的仓库。
交通要塞
由元至清,甚至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齐化门(朝阳门)一带是经济繁盛之地。北京城中,除“前三门”外,就以朝阳门关厢最为热闹。朝阳门关厢的热闹主要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早在隋朝就已开通的这条大运河,在蒙古人统治的元朝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为连接北京与南方各省的一条重要交通命脉。而朝阳门,正是离大运河北端重要码头——通州码头最近的一个城门。通州码头在朝阳门正东40里,那时离京南去的官员客商,或是由南人京朝觐、经商的官员与客商,都要在朝阳门经停。因此,朝阳门下往来客商川流不息,一片车水马龙之景,各行各业的商人看到这巨大的商机,都争相在朝阳门关厢开设店铺。
如今的朝阳门
1978年,消失的朝阳门原址上建起了立交桥。截至20世纪90年代,二环路上的立交桥已经达到了29座,而这其中有14座都和朝阳门一样,是以消失的城门命名的。现如今的朝阳门高楼林立,周围商场、写字楼比比皆是,很多白领、外国友人聚集在此,已经成为北京热门的国际文化交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