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胡同有上百条,大部分形成于中国历史上的元、明、清三个朝代。犹如一座座带有生命力的博物馆,记录着北京人的风土人情,体会到厚重的历史底蕴,还有流动的人情味~

最长的胡同——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在旧中国时为使馆区。东交民巷,是北京市东城区的一条胡同,旧时因这里是漕运地,所以原称东江米巷。
胡同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东至崇文门内大街,全长近3公里,是老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
元朝时,东交民巷和广场西侧的西交民巷是连在一起的一条胡同,名叫“江米巷”。由于当时这条胡同有元代控制漕运米粮进京的税务所和海关,因而成为南粮北运的咽喉要地,因而得名江米巷。明代时修建棋盘界,将原来的江米巷截断成为东江米巷和西江米巷。在东江米巷设有六部中的礼部以及鸿胪寺和会同馆但主要只接待来自安南、蒙古、朝鲜、缅甸等四个藩属国的使节,因此会同馆又被称作“四夷馆”。到了清代,会同馆改名四译馆,并修改政策只允许外国使节在这里居住四十天。
东交民巷原是明清两代“五部六府”所在地。清乾隆、嘉庆时期曾有“迎宾馆”供外国使臣临时居住。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在这地区先后设立了英、俄、德、法等使馆,1901年后改为使馆街,英、美、法等11国在巷内成立联合行政机构,还开设了“美国花旗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英国汇丰银行”、“日本正金银行”及教堂、医院等多处,这段历史留下许多风格各异的西洋建筑,也吸引了不少海外人士。
最短的胡同——一尺大街
一尺大街,它才十来米长,在琉璃厂东街东口东南,桐梓胡同东口至樱桃胡同北口,这一条街东西走向,是一条北京最短的胡同。当年,胡同路北三个门脸,全是刻字店;路南三个店铺:西边大酒缸,中间铁匠铺,东边理发店,紧挨着樱桃胡同北口,一条胡同、一尺大街、十来米长、只有6家门脸、店铺,是北京胡同的缩影。这条胡同已经并入梅梅斜街了。
最宽的胡同——灵境胡同
灵境胡同是位于北京市西单地区一条东西向的胡同,属于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自东向西分别和府右街、西皇城根大街、西单大街三条南北向街道相交,其中东端和府右街相交为丁字路口,西端和同为东西向的辟才胡同相通,与西单大街相交叉。
明朝时,灵境胡同分东西两部分,东段因坐落有灵济宫,因此被称为灵济宫,西部南侧有宣城伯府,因此称宣城伯后墙街。
清朝时,以西黄城根南街为界,东段因原“灵济宫”逐渐变读为灵清宫、林清宫(传说和嘉庆年间攻打皇宫的反民林清有关),因此被称为林清胡同,西段则称为细米胡同。
到了清代,灵济宫不那么红火了。灵济宫的名称,在人们的口传中,以讹传讹,把“灵济”变成了“灵清”,后来又转成了“灵境”。道观所在之地也就成了“灵境胡同”。
现代的灵境胡同宽阔笔直,西头连接着繁华喧闹的西单北大街,东头连接着肃穆庄严的府佑街,小汽车往来奔驰,成为东西向的通忂。
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
在大栅栏相邻的珠宝市街西侧,有条北京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街长55米,宽0.7米,街内南北共有九组建筑。尽端是一庭院,上有罩棚,旁有铺房,是清代官办的银、钱交易的“钱市”遗存,是早期金融市场的雏形。
“钱市”的形成与“炉行”有关,炉行即官家批准熔铸银锭的作坊。
珠宝市街是清代炉行最集中的地段,形成了钱市,民国以后炉行萧条,钱市无市,才改建成银号铺房,形成一条窄胡同。
街南四组三合院和一间铺面,每组三合院占地80平方米,从门上匾书有更改的迹象分析,当时是炉行,后改为商店作坊。街北四组均为独立式房屋,有二层、三层楼,原是银号。
三合院结构均采用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形式,砖门楼,抬粱式屋架,仰合瓦顶,屋顶现尚存气窗,是炉行冶炼银锭的作坊,北面楼房是中、西两种式样,栓、窗套、檐口线脚及铁花护栏等装饰,都体现中西结合。
三层楼后半部用中式建筑,前半部有一个两坡顶凉棚,做为中西两种风格的过渡,门上有石匾,匾名“大通银号”。
二层搂门上有石匾,匾名“万丰银号”。小巷西端是钱市的两排平房,中间天井升高,上加五撰悬山式屋顶,两侧升天窗。钱市胡同是中国现存最早,也是最完整的金融交易所;
同时,在一片狭小的土地中创造出紧凑而多样的建筑空间环境,既反映这条街巷特有的属性,也显示出建造设计者的聪明才智。
韩家潭胡同
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之一
韩家潭胡同是一条文化底蕴丰厚的胡同,是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之一,大戏剧理论家李渔故居“芥子园”就在韩家潭胡同里。这条胡同地势低洼,积水成潭,因此原名寒葭潭,又因明朝时有一姓韩的大户人家住在这里,所以改名为韩家潭。当年四大徽班进京,其中三庆班就在韩家潭胡同,除了剧团,这里还有20多家妓院,并且还是当时著名的同性恋场所,住着不少的相公堂子。
当年的妓院有:环采阁、金美楼、满春院、金凤楼、燕春楼、美仙院、庆元春等
百顺胡同
京剧名伶聚集地
百顺胡同是八大胡同中名气最大的一条,它的历史沿革非常复杂,由于这里的多数院落经过多次易手,所以连老住户都难以说清这条胡同的来龙去脉。百顺胡同中最初设有太平会馆和晋太会馆,后来改为了民居。相传著名藏书家李文藻进京朝见乾隆皇帝时就住在百顺胡同,当时著名的春台班也在这条胡同里,还有京剧大师也迁至此处居住。尽管百顺胡同很多古迹已无处可寻,但40号院俞菊笙的故居还在这里,并还能看到当年一等妓院房屋遗迹。
当年的妓院有:潇湘馆、美锦院、新凤院、凤鸣院、鑫雅阁、莳花馆、兰香班、松竹馆、泉香班、群芳院、美凤院等。
当年的店铺有:尚元膏大烟馆、白面房、日本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