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十大旅游景点

  • 2021-06-29 13:40:46
  • 北京旅游网综合

1、宣化古城

宣化城北靠泰顶山,南临洋河水,是镶嵌在阴山山脉东段山间盆地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京西第一府”的美誉。宣化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夏商时,宣化先后归属冀州、幽州,春秋时为燕国北境。由于地处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居沟通南北之要冲,故宣化历来是汉族和东胡等少数民族聚集地。战国时燕国大将秦开率兵击破东胡,拓地千余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宣化属上谷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天下分为36郡,宣化仍为上谷郡。明代朱元璋的第十九子朱橞被封宣化,也以封地为名叫做谷王。清道光年间,宣化府在天泰寺街东口建了一座木制单孔布瓦歇山顶的“古上谷郡”牌坊,以昭示宣化历史的源远流长。

2、清远楼

清远楼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古城宣化正中,又名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明朱元璋第十九子曾在清远楼西侧建上谷王府,屯兵以御外夷。1744年,乾隆皇帝北巡路过宣化府,投白银10万两重修清远楼。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宣化,义和团首领大阿吾曾在清远楼鸣钟聚义,率众设伏于城北烟筒山处,痛击联军,杀死德军指挥官约克上校。“文革”期间清远楼遭受严重破坏。1986年,文化部主持对清远楼进了全面修复。1988年,清远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清远楼正上方向下看,由7.5米高的青瓦堆积的底座上,高17米的楼身很像十字形的建筑物。楼台底座开有东西南北四个左右对称的拱形城门。南与昌平、北与广灵、东与安定、西与大新四门通衡。内实2层,通高25米,楼阁高17米,为3开间,6塔椽,前后明间出抱厦,四周有游廊,支立24根粗大廊柱。

3、镇朔楼

镇朔楼得名于明永乐七年镇守宣化府总兵官被封为“镇朔将军”,它是一座重檐九脊歇山顶式建筑。整个建筑雄伟壮观,古朴庄严,为宣化古城内最高大、最宏伟的古代建筑。镇朔楼,又名鼓楼。坐落在古城宣化区的中轴线上,南与拱极楼、北与清远楼遥相呼应,构成了古城宣化独特的靓丽景观。镇朔楼修建干明代早期,至今己有558年历史,与当时大规模的城工同时兴建。明正统初期,宣化。张家口、大同一线时常遭受北方蒙古部落的侵扰。年久失修的士城墙已经抵挡不住蒙古铁骑的冲击,边城军民苦不堪言。正统五年(1440年),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罗亨信在宣府大举城工,将l日城墙加宽加高,又在城外包砌砖石,整个工程历时6年。同时,在城内建起镇朔楼,《宣府新城之记》碑文中写道:“即城东偏之中筑崇台,建高楼,崇七间四丈七尺余五寸,深四丈五尺,广则加深之二丈五尺,其檐二级。

4、宣化护福寺 

护福寺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塔村乡王家窑西南1.5公里的连家寨山,占地约0.5平方公里,据传该寺始建于明朝,清嘉庆年间重修,顺山势沿林荫古道曲径蜿蜒而上,行至山腰处,半崖底有一水帘洞,一股清水从洞口石狮子嘴中喷出现经鉴定为“锶”型矿泉水,可直接饮用,洞口上的二坡山,建有水母宫大殿,门匾上 书“淋陶洞”三个大字,殿内供奉水母奶奶神像,故俗称奶奶庙,两位龙王陪伴左右水母宫上建有西画廊,三间是观音大寺,内塑送子观音神像,在水母宫北侧沿来道穿过正面的走廊攀阶而上到寺院,进入山门内,园中南北各建一小巧楼阁,南边为鼓楼,北边为钟楼,上挂有500公斤鉄钟一口。院内共有大殿禅房十九间,北正房三间为佛堂,内塑大肚米勒佛铜像和释迦牟尼佛像。

5、下八里墓群

下八里墓群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城郊,古城宣化西北4公里的河子乡下八里村东北,是一处辽代晚期至金代中期以辽代监察御史张世卿墓葬(建于1116年,辽天庆六年)为代表的张氏家族墓群(西区为韩姓墓地),该墓群最早发现于1972年,1973年起先后四次发掘了12座辽金时期的古墓葬,跨越时间长达100年。墓室建在地下4~5米处,均坐北朝南。墓葬形制有双室墓、单室墓,有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墓葬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大部分为砖雕仿木结构。张世卿墓为前、后方形,有墓室,由墓道、墓门、前室、甬道和后室五部分组成,造型独特,结构复杂,做工精美,是研究辽代建筑艺术风格的实物资料。

6、时恩寺

时恩寺位寺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鼓楼北街40号,始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寺院其它建筑已毁,现仅存大殿,建筑面积309.6平方米。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通高10.3米,单檐庑殿布戊顶,殿前有卷棚抱厦五间,为清代增进。康熙年的《宣化县志》祠祀志记载:时恩寺在今府署东。清代的府署即民国的县。据调查所知时恩寺原建筑布局南至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东西配殿、钟鼓楼和禅房等。大殿为单檐九檩庑殿顶建筑,庑殿顶又叫四阿顶,多为我国早期建筑所采用,因此文物价值较高。时恩寺大殿面阔五间19.2米,进深三间12米,通高1O.3米。斗拱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瓦顶为绿琉璃瓦顶。大殿前出单檐六檩卷棚歇山式抱厦,与大殿以勾连搭的形式连结在一起,无斗拱,系清代后加,面阔五间13米,进深三间5米。大殿外观古朴庄重,气势宏伟。1993年河北省古建研究所对时恩寺进行了测绘.

7、宣化万柳公园

宣化区城区西城墙西侧,柳川河河岸东侧,曾是一片以柳树居多的林地,公园用地40公顷,总体规划为“一湖十景”,十景有:花港观鱼、海棠春坞、柳川夕照、枫峦叠嶂、曲池风荷、古道还悠等景观带。万柳公园的设计浓缩江南园林之经典,营造湖光山色之美景,以游览、观赏、憩息为主,并且在园内又重现了当年“柳川万柳”的胜景。柳川河位于宣化古城西门外,元末明初,每年开春立秋后,西北风肆虐,漫天的黄沙使得河滩成了一片沙海,百姓深受其害。清乾隆九年,为了阻挡风沙之害,百姓们在柳川河附近筑堤植树,仅植柳树就有数万株,因柳树成行十分壮观,形成“柳川万柳”的胜景。2006年宣化区政府投资8000万元开始建设万柳公园,公园按照“花港观鱼、柳川夕照、枫峦叠翠、古道还悠”等“一湖一街十景”设计,占地面积40.1公顷,水面面积2.1万平方米,围绕辽阔的万柳湖水面,配以洲屿、岗阜、长堤,形成以山水见长、带有水乡泽国特色的自然山水园林

8、宣化博物馆

宣化博物馆位于宣化牌楼西街天主教堂东侧,其前身是若瑟总修院。宣化博物馆于2011年2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展出古、近代及建国以来出土文物1000余件、图片1300余张,并辅以模拟场景、沙盘、雕塑等。展览由《千年古城铸辉煌——宣化历史文化陈列展》和《红色察哈尔——察哈尔省民主政府专题展》两个部分组成。《千年古城铸辉煌——宣化历史文化陈列展》包括远古、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隋唐五代、辽金元、明清、民国时期及建国以来的历史发展。《红色察哈尔——察哈尔省民主政府专题展》由宣化第一次解放、建立察哈尔省民主政府、宣化第二次解放走向胜利三部分组成。展览突出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参观,丰富和活跃广大观众的文化生活,使之直观的了解宣化历史,增长社会知识。

9、宣化天主教堂 

清初,天主教已传入宣化,到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当时北京教区决定,将原设在孟家坟的本堂迁入宣化城内,并于1869年募集捐款,修建了大教堂。1900年,大教堂被义和团烧毁,后于1904年用“庚子赔款”重建了现存的大教堂。1930年在大教堂东侧修建了主教府,建筑群为三进四合院式建筑,屋柱檐廊为砖木结构,除中院二层楼为哥特式屋顶,其余均为硬方建筑风格,整组建筑占地6353平方米,建筑面积2881平方米,有房屋111间。其整个建筑与大教堂连在一起,规模宏伟、壮观。

10、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 

在宣化众多文物古迹中,有一处近代文物以其重要的纪念意义和深刻的教育意义而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该建筑始建于1930年,属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该旧址是一座中国传统的三进四合院式建筑,中院二层楼为哥特式屋顶,其余均为硬山顶式建筑,门窗、檐廊均带有鲜明的西方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 编辑:李慧玲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