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古塔历经风雨洗礼,依旧矗立在那里,见证时代变化

  • 2021-07-07 18:12:41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古塔,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为祖国的城市山林增光添彩。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在邯郸,也有许多的古塔今天就来为大家细数一下,邯郸有的那些古塔。

01峰峰矿区 南响堂寺塔

响堂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为南响堂和北响堂,相距约15公里,各有一座砖塔。南响堂寺塔位于峰峰矿区太行西路北侧南响堂寺旁,塔高约三十米,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内部可攀登,各层出单檐,檐下施斗拱,现存的塔顶为仰莲座形式,座上部分应已非原物。在塔心室的内壁上嵌有一块清嘉庆年间维修此塔的碑刻,称此塔始建于隋开皇年间。

南响堂砖塔为整体青砖砌筑,每层三个方向设券门,砖雕仿木檐口与斗拱,逐层向上收分。塔身再无其它装饰,简朴厚实。

02峰峰矿区 北响堂常乐寺塔

北响堂常乐寺古塔位于峰峰常乐寺,始建于北齐,寺内建筑已毁,只留部分残迹,山门外有一座九级砖塔,建造年代不详,以建筑形式判断为宋塔。塔高约三十米,九级八角楼阁式砖塔,古塔最上面两层外墙已损毁脱落,看上去摇摇欲坠,已是十分危险。

古塔的外墙装饰复杂,每层的八个平面无一空闲,大部分装饰以砖雕假门和浮雕塔,另有少量假窗,塔身假门半掩半开,惟妙惟肖,此外塔身不同方向,还雕刻有很多塔的造型,在其它古塔中十分罕见。

03武安 禅果寺塔林

禅果寺位于武安市活水乡寺沟村东定晋岩下,距武安城35公里。禅果寺始建于南北朝,历史上曾经香火兴旺,四十年代遭毁,现仅存少量遗迹,塔林内为历代高僧墓塔,全部为石塔,高约4—5米,形制各异,大多数保存完好;石塔多为明代所建灵骨塔,高约4、5米,现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04武安 舍利塔

舍利塔位于武安市东门里,塔高38.71米,通体砖砌,共有13层。平面呈正八噗形,每边长3.4米,造形玲珑古香;远望挺拔雄伟,每层东南部四面正中有券门,出檐下有砖砌斗拱,各层斗拱垛数、尺寸大小不一。塔心柱一至七层和九层留有一方室,为置佛而设。塔基之下有地宫,方形、穹隆顶,内壁有10尊石佛,并有“宋元祐六年重修十方佛记”的题铭。道光十年的大地震,塔附近的建筑物几乎全毁,而古塔却巍然不动,其坚固程度难以想见。

舍利塔为原妙觉寺主要建筑之一,寺已毁,惟塔存。是河北省南部现存最高的宋塔,现为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

05武安 野河塔

野河塔位于武安东南约二十公里的淑村镇野河村,为宋代建筑。塔高约十米,为圆形七级楼阁式砖塔,形制少见,内部中空不可攀登。整栋塔建小巧修长,造型灵动,在古塔中十分少见。塔身上嵌有两块刻石,可惜字迹已无法辨认。

06涉县 昭福寺塔

西戌昭福寺石塔位于涉县西戌镇昭福寺内,现保存于弥勒殿前。石塔高约四米,中间鼓形塔身刻满团龙图案,其上是两层八角形塔身,各面均刻有佛像,顶部葫芦形塔刹较新。塔身须弥座下是水泥基座,显示这座塔应是从别处移来保护,塔身上未发现任何铭文,来历成谜,昭福寺建于明,重修于清,应是明清时代遗存。

这些古塔历经风雨洗礼,虽然早已不再是当年的作用,但依旧矗立在那里,见证邯郸的时代变化。

07武安舍利塔

武安舍利塔,位于河北省南部的武安市城区武安城内。 塔高38.71米,通体砖砌,共有13层。平面呈正八噗形,每边长3.4米,造形玲珑古香;远望挺拔雄伟,每层东南西北四面正中有券门,出檐下有砖砌斗拱,各层斗拱垛数,尺寸大小不一。二、三层增建平座,二层四面有窗。塔分内外两层,塔心为八角形的塔柱,内外层之间留有通道,可由台级而上达第九层。由于塔身逐渐缩小,到十一层为木托着塔刹,塔心柱一至七层和九层留有一方室,为置佛而设。 2019年10月,武安舍利塔被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编辑:兰丽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