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柏林禅寺(河北省石家庄市)
柏林禅寺位于河北省赵县县城(古称赵州)东南角,与赵州桥遥遥相望,始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年),全寺占地80亩。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现任住持为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明海大和尚。1988年5月12日,柏林禅寺作为宗教场所开放。1992年8月28日,普光明殿落成并举行开光典礼。2001年6月25日,柏林禅寺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隆兴寺景区
隆兴寺,别名大佛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原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公元586年(隋文帝开皇六年)在苑内改建寺院,时称龙藏寺,唐朝改为龙兴寺,清朝改为隆兴寺;是中国国内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寺院占地面积82500平方米,大小殿宇十余座,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是研究宋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重要实例。隆兴寺核定为中国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十大名寺之一。
3、石家庄毗卢寺博物院
毗卢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杜北乡上京村东,东为九龙湖,西南临石津灌渠及石闫公路,北依农田。现寺院面积23亩,建筑12座,依次为:山门、照壁、释迦殿、钟楼、鼓楼、毗卢殿等,其中释迦殿、毗卢殿均绘有精美绝伦明代壁画,驰名中外。1996年毗卢寺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毗卢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北,新华区上京村东,距市中心10公里。始建于唐天宝年间,是市区内唯一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刹古寺。毗卢寺占地28亩,它以存有明代精美的宗教壁画而驰名中外,并保存有一批西汉石刻、雕像等珍贵历史文物。
4、开元寺钟楼
正定钟楼因坐落在开元寺内,故称开元寺钟楼。开元寺,坐落在河北正定古城大十字街以南路西,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原名净观寺,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改名解慧寺,唐开元年间改额开元寺。寺内现存钟楼、砖塔和法船殿遗址。坐北面南的法船殿为寺内正殿,正中塑有法船,船上塑有慈航普渡的神像。正殿西侧是砖塔,东侧即是钟楼。这种塔楼对峙的平面布局国内仅此一例。1988年钟楼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进行落架复原性重修。
5、福庆寺(石家庄市)
福庆寺位于井陉县南40公里的国家级风景区--苍岩山风景名胜区内,东邻銮驾山,西连朱会岭,南接天台山,北与銮台坡隔寺沟河相望。占地面积246万平方米,海拔983米。地理坐标东经113°48',北纬38°13'。福庆寺原名兴善寺,相传为观音菩萨古老道场。山墙上还绘有公主修身得道、济世救人的彩色壁画。另有个幽深的石洞,传说为公主的寝室。1988年苍岩山风景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6、临济寺(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
临济寺,又名临济塔院,始建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二年(540年)。临济寺位于河北省正定县,临滹沱河侧,因之遂得临济之名。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禅师驻锡此寺。临济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临济一派的发祥地,也是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庭。1983年,国务院确定其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临济寺澄灵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雄宝殿,是本寺第一重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歇山顶建筑。
7、灵岩寺(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
灵岩寺位于河北省井陉县秀林镇南西柏山村,距石家庄市区50公里,距井陉县城10公里,距G20高速秀林收费站3公里,前临甘陶河,后倚天台山;宜沙省级公路从山脚下穿过,绵右渠水蜿蜒盘绕山腰。这里悬崖峭壁、古柏盈崖,草木浓郁。寺庙建在峨险峤危之处,四周山峦迭翠,谷涧纵横,风光秀美,寺宇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形成神邃优美的旅游景区。
8、虚云禅林
虚云禅林原名重胜寺,坐落于石家庄市新华区于底镇,1992年由柏林禅寺委派僧团进驻,成为柏林禅寺下院,是一所女众道场。十余年来,当家师常宏法师领众修行,弘法利生,虚云禅林的规模不断扩大。1998年慧日楼落成,三楼是佛殿,可容纳200余人共修,这里曾作为河北省佛教协会的讲堂,由净慧老和尚以及柏林禅寺的法师每周日为信众们讲经说法。二楼作为河北省佛教协会的办公区(河北省佛教协会已于2004年6月迁入新址),一楼设有客堂及寮房。
9、龙岗寺(河北省石家庄市)
龙岗寺位于石家庄市裕华区宋营镇东南边缘(原归属正定县),因此处原有丘陵一座,观之须仰视,故名东仰陵。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村内曾落一巨龙,盘于东侧岗上,因此有高僧创建“龙岗寺”。 龙岗寺规模宏大,南北长90米,东西宽50米,建有前殿、后殿和舍利塔,寺内僧众多达90余人,耕地面积20多亩,归属临济宗道场。寺内有一大钟,钟声悠扬,和正定临济寺的钟声响应和鸣。唐朝,正定籍国子博士房辉远的侄子出家学佛,法名慧净,驻锡龙岗寺,是当时一代高僧。
10、天台寺(河北省石家庄市)
河北省藁城天台寺地处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东藁城清流村一华里处,307国道南侧,是省会石家庄周围比较近的佛教道场之一。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距今一千四百余年,曾是燕赵大地弘扬天台教观的唯一一所道场,时有天台五祖章安大师于此宣讲《法华经》,辩才无碍,天女散花,地涌莲台高四丈,方圆五十亩,遂于其上兴建天台寺。其规模宏大,殿堂楼阁众多,常住僧人数百人,香火鼎盛,盛极一时。明时,寺院常被大雾遮没,纵目远眺时隐时现,似人间仙阁,故户部尚书石玠曾以“天台霁月”绘其盛景。后传入当朝,皇帝特赐一“霁”字以赞奇观,自此“天台霁寺”之名一直沿用,后当地老百姓简称为“天台寺”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