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迄今为止最大型、最为重要的毕加索作品展“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本月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出了103件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馆藏,囊括34件绘画、14件雕塑及55件纸上作品。这些创作于1893至1921年间的作品,展示了这位现代艺术史上最为大胆、最具原创性、最为多产的天才——毕加索的艺术创作形成与演变过程。
这究竟是一次什么样的展览?展方如何在海量作品中选择这次展览的作品?本报记者采访了本次展览策展人、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藏品总监艾米利娅·菲利普女士,并请她为读者进行一次导赏,通过她的解读,我们也许能发现一个和印象中不太一样的毕加索。
北青艺评:这次展览作品来自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能否介绍一下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博物馆?
艾米利娅·菲利普:这次展出的103件藏品都来自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我们拥有全世界最重要的毕加索馆藏——超过5000件的作品和超过20000件档案,全部来自毕加索个人工作室的收藏。
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1985年开馆,但1979年已经开始拥有藏品,这些重要的藏品来自1979年的代税捐赠。“代税捐赠”体系是法国比较特殊的捐赠体系,是当时的文化部长建立的,这个体系的建立是希望珍贵的藏品可以留在法国。
毕加索是个创作力特别旺盛的人,甚至一天就可以创作很多幅作品,他自己也保存了很多作品,并有建立自己博物馆的意愿。毕加索去世后我们在他的几个工作室里发现了非常多的作品,这些作品中很多是毕加索想要保存、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这些作品理解他的关键作品。
北青艺评:近些年北京也举办过关于毕加索的展览,这次来华的作品选择有什么标准?这次展览有什么独特之处?
艾米利娅·菲利普:1983年,北京曾经举办过一次比较重要的毕加索展览——“毕加索真迹展”,那是在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开馆前举办的,意图向世界展示博物馆的藏品。那次展览更像是一次大师回顾展,展出了30多件作品,可以让人们初步了解毕加索。这次在UCCA尤伦斯艺术中心举办的展览和上次不同,并不是一个回顾展,而是选取了一个很小的视角——专注于展示毕加索创作的前30年,希望通过展览使观众了解毕加索为什么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的才华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毕加索的创作过程、其作品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对于这次展览带来的作品,我们有几个选择标准:首先是作品状态比较好,可以经受长时间旅途。第二是选择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我想强调的是,毕加索不只是画家,人们提到毕加索会想到他的《格尔尼卡》《哭泣的女子》这些油画作品,但其实毕加索也是杰出的雕塑家、版画家,还参与舞台剧创作,他的创作涵盖所有技术领域。这次展览中除了雕塑、绘画,也有很多纸本作品,他的素描、习作其实是最能让人理解他在年少时期创作过程、灵感来源的。第三,我们也选取了一些毕加索的著名杰作,比如他“蓝色时期”的《自画像》、“阿维尼翁少女时期”的《树下三人》、立体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弹曼陀林的男子》,这些作品诠释了毕加索创作重要时刻的思路,十分有代表性。
北青艺评:展厅内的布置好像一个一个方盒子,相对独立又可以连通,这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
艾米利娅·菲利普:整个展览采用时间顺序分成五个部分:早期毕加索、蓝色和粉色时期、立体主义形成期、立体主义时期、多变的毕加索。虽然我们的展厅布置成五个相对独立的盒子,但盒子之间有窗,让不同时期的作品之间形成对话。无论从材质还是风格来说,毕加索不同时期的作品都不是封闭的,虽然他是立体主义的创作者,但他并没有建立学派,把自己封闭于内。他的创作更像一层层的加法,随着创作不断推进,不断加入新的东西。
展览每个部分入口展墙外都放置了一张这一时期毕加索的肖像,使观众和这一时期的毕加索相遇。在展厅尽头也会有一张放大的工作室照片,随着展厅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毕加索不断地长大、成熟,也让人们对他的工作环境有直观了解。
虽然整个展览聚焦于毕加索前30年的创作,但是展览的最后部分也用一个广场似的空间展出了毕加索晚年的创作(上世纪30年代到1972年去世前一年)。之所以要展出他的晚年作品,是因为毕加索的创作原则其实在他开始创作的前30年就已经确立了,通过了解他前30年的创作,能更好地理解毕加索后期的作品。
北青艺评:很多艺术家在去世后才被世人认识到他们的价值,但毕加索在世时已经非常知名,他有没有一些画作是当时不被看好后来才越来越重要?
艾米利娅·菲利普:毕加索1932年就举办了回顾展,标志着他已经成为知名艺术家,生活条件也很优越。1906年,他粉色时期的画作被当时一位著名画商全部购买,所以他才有钱去戈索尔旅行,住进巴黎昂贵的第八区。但是他在世时蓝色时期的画作卖得不好,然而这些蓝色时期的画作在今天是最昂贵的,比如《拿着花篮的女孩》,这幅作品去年拍出了1.15亿美元的天价。
毕加索一直想建立自己的博物馆,他在自己工作室保留的作品就是现在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馆藏,除了画作他也一直在保留自己的档案,可以说毕加索当时已经有书写自己艺术史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