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苑遗存日军“飞机窝” :时刻提醒着国人,落后就要挨打!

  • 2019-09-20 10:15:32
  • 北京晚报

高世良

九月底,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第一座机场——南苑机场将正式关闭。南苑机场也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一百多年来,南苑机场见证了许多极具重大意义的历史瞬间。南苑机场附近如今遗留着一些非常特殊的建筑:日军的飞机掩体,俗称“飞机窝”。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苑机场爆发了更为惨烈的战斗。南苑机场失守后,这里成为日军重要的军事基地,“飞机窝”就是为了掩护日军飞机而建。

如今,这些遗存的“飞机窝”时刻提醒着国人,落后就要挨打。

如果留心观察,在南苑机场附近的一些村镇,可以看到圆拱形混凝土建筑,如同倒扣在地上的锅,建筑也就四五米高,但是所占面积并不小。这些“圆锅形”建筑,是侵华日军留下的飞机掩体,俗称“飞机窝”。

它们是日军侵略中国的铁证,它们也记录了一段令每个中国人无比痛心的岁月。

1937年7月7日晚,日本侵略军借口参加军事演习的一名日本兵失踪,炮轰宛平城,发动“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后,日军疯狂侵略中国华北地区。日本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向中国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发出最后通牒:限二十九军7月27日前从北京撤至保定。中国军队拒绝了日军无理要求。

7月28日凌晨,日军向南苑驻军西南角、东南角进攻,二十九军在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的指挥下,进行了英勇抵抗。当时,正在南苑受训的男女青年学生1500多人,在军训团教官共产党员冯洪国(冯玉祥之长子)带领下,奋勇杀敌。

南苑战役比卢沟桥“七七事变”规模更大,战况也更为惨烈:二十九军名将赵登禹、佟麟阁以及5000多名守军在此壮烈殉国,受训的青年学生最终仅剩600余人回到城内或保定。

日军在我军的顽强抵抗下,也受到极大损失。在日本发行的《大陆战史》中,南苑战役也被日方这样描述:到处都是尸体,就像是一场“白日下的噩梦”。

南苑战役后,日军占领了南苑机场,并在机场东北庑殿村南,修建了日军营房,即约百余间红砖红瓦的房子。日军还修建了由南苑机场至庑殿村约4公里长的铁路。

为了防止中国军民的反击,1941年左右,日军在南苑机场周围修建了20座飞机掩体,即“飞机窝”。这些掩体大约每隔1公里修建一座,全部为圆顶形的钢筋水泥建筑。建筑有大有小,小型的飞机窝高约4米,长约24米,宽20米,占地约480平方米;大型的飞机窝高约7米,长约45米,宽40米,占地约1800平方米。

当年修建这些飞机窝时,日军在飞机窝顶部覆盖着30多厘米厚的黄土,上面长着杂草,成为绝佳的掩蔽物。有的飞机窝顶上,还建有木结构的岗楼,有士兵站岗放哨;有的飞机窝附近建有半地下的水泥小碉堡,约有一间房子大,用于存放汽油等。日军平时把飞机开进窝内藏起来,一旦有命令,飞机便从这里飞出去。

更令人痛心的是,根据记载,这些工程都是日军强迫当地工商户出钱,并雇佣当地农民修建的。

如今,南苑机场周围还有14个飞机窝遗存,这些飞机窝多被改为存放物品的仓库。另外,在南苑机场周边的庑殿村、南苑镇西北(南苑元件厂之地)还保留有半地下的小地堡,这些地堡是水泥浇筑,地上部分高1.5米,地下1米,长8米,宽5米,这些地堡有门无窗,但有通气孔,四面还有枪眼。

除了南苑机场,后来人们还在丰台、通州、海淀、大兴等地发现了多座日军修建的飞机窝。根据记载,1938年,日军在北平西郊柳林居村(今海淀区四季青镇东冉村)修建西郊机场,作为军事基地。1944年,日军在西郊机场修建多个飞机窝。

如今,对于这些飞机窝的保护,情况各异,它们是日军侵华的遗迹,应该得到保护,让国人永远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

  • 编辑:张晓芳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