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传新韵 津声醉香江

  • 2018-11-27 08:24:45
  • 天津日报

本报香港电(记者 翟志鹏)《我的祖国》唱不完爱国心,《津津有味》道不尽津港情……昨晚,在恢弘的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由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倾力打造的“津津有味”大型民族音乐会盛大上演。一段段来自海河的旋律生动再现了天津的民俗文化与市井风情。

天津与香港的民族音乐交流历来有传统,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曾于2007年赴港,时隔11年后,民族乐团的艺术家们再度踏上香江热土。天津歌舞剧院院长刘桂祥向记者介绍,此次赴港演出的“津津有味”大型民族音乐会是乐团精心打造的品牌演出,其中荟萃民乐作曲名家的优秀曲目,且经过乐团千锤百炼的舞台打磨,既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又能集中体现天津地域特色。

此次演出乐团是应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香港)邀请,是庆祝中国星火基金会成立22周年慈善专场,于26日、27日演出两场。在壮观的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近2000名观众将舞台环形包围,等候聆听来自海河的声音。伴随着国家一级指挥董俊杰的指挥棒,刘锡津创作的民族管弦乐《连年有余》率先为观众送来问候。唢呐名家赵存才与乐团合作了《百鸟朝凤》,他以纯熟的唢呐技巧演绎出百鸟争鸣的场景,尽展唢呐艺术魅力。《浏阳河》《旱天雷》《大寨红花遍地开》精彩纷呈。民族管弦乐《霸王别姬》、竹板与乐队《丰收喜悦》中,乐团分别与京剧梅派传人王艺臻、津门快板书名家李少杰合作,两部作品分别将民族乐队结合梅派唱腔和快板书艺术,令观众惊喜十足。二胡协奏曲《我的祖国》掀起现场一个高潮,二胡演奏家王颖与乐队将这部经典爱国曲目演绎得荡气回肠,“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旋律将天津艺术家与香港观众的心紧紧相连。乐团还特别献上了首演于2016年的双打击乐协奏曲《津津有味》。天津青年打击乐演奏家高超、高跃用不同的中西方打击乐器,演绎了“津门”“杨柳青”“狗不理”“十八街”四个乐章,将一幅栩栩如生的天津文化画卷展开在音乐厅内。

音乐会上,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多次掀起现场热潮,香港观众更是将最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献给乐团。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多位香港观众,民乐爱好者吴欣仪女士对记者说:“这次演出曲目中既有经典的民族管弦乐,也有不少将民乐与其他表演艺术相结合的作品,整体水平很高。”

  • 编辑:仲伟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