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落幕 《李保国》压大轴感动全场

  • 2018-10-21 09:06:38
  • 燕赵都市报

10月19日晚,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闭幕式在石家庄大剧院举行。3位戏剧梅花奖得主同台亮嗓,带来压大轴的河北梆子现代戏《李保国》,感动了全场近千名观众。

观众泪洒《李保国》

河北梆子现代戏《李保国》由著名编剧孙德民担任编剧,中国导演协会会长黄在敏担任艺术总监,河南省曲剧团一级导演李杰任执行导演。该剧汇聚了3位戏剧梅花奖得主,分别是扮演李保国的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邱瑞德,扮演李保国妻子的国家一级演员、“二度梅”获得者许荷英,还有另一朵“梅花”吴桂云扮演剧中的奶奶。

戏中选取了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带领百姓脱贫致富的几个真实故事,包括他走进太行山开垦山地、舍小家顾大家让儿子转学、带病坚持上山查看灾情等11幕戏,用河北梆子这一家乡戏的唱腔和舞台表现形式真实突出了李保国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现场不时爆发热烈的掌声,很多人看到动情处以手拭泪。90后观众李凌宇说:“以前很少接触河北梆子,今天不仅感受到了戏曲文化的魅力,也被李保国的奉献精神所打动。”市民李先生说:“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李保国,很感人也很受教育,李保国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奉献最好的舞台效果

《李保国》创排仅仅用了38天。主演邱瑞德接到这个角色后,把家搬到了剧院,白天进行排练,晚上仔细研读剧本,还翻阅了大量关于李保国先进事迹的材料,将李保国同志的形象和精神深深烙印在了心中。

“二度梅”获得者许荷英向记者透露,饰演这个角色收获很多,最重要的是在李保国和郭素萍身上学到了“舍小家顾大家”“扎实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许荷英表示,李保国精神激励自己传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为河北梆子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保国》这部戏的人物形象很丰满,演员们也都饱含真情出演。从2017年1月份首演到现在,我们已经沿着太行山巡演了151场,每次演出都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及肯定。此次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结束后,12月份我们将进行第四次复排,不断打磨,使其成为精品。”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副院长魏瑞祥说,为了这次闭幕式演出,全团加班加点排练。“《李保国》作为闭幕演出,我们剧团115名演员不论是小角色还是主演,都卯足了劲儿要拿出最好的表现为戏迷奉献最好的舞台效果。”

大戏落幕余音绕梁

为期22天的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昨晚落下帷幕。展演期间,共有来自全国23个剧种、31台剧目(29台大戏、2台折子戏组台)轮番亮相,名家荟萃、好戏连台,让观众大饱眼福。石家庄大剧院大剧场和中剧场、石家庄丝弦剧院、河北省话剧院儿童剧场、石家庄铁道大学剧场五个剧场几乎场场爆满,河北梆子《燕赵风骨杨继盛》、枣梆《草根大师》、秦腔《柳河湾的新娘》、豫剧《铡刀下的红梅》、蒲剧《老鹳窝》等多地的梆子声腔艺术纷纷亮相石家庄舞台。 不但剧种丰富,演员阵容更是星光璀璨。刘莉沙、刘凤岭、王少华、王英会、邱瑞德、王红、燕凌等10位梅花奖得主,以及许荷英、王红丽、谢涛三位“二度梅”获得者纷纷登台献艺。

此次演出吸引的不仅仅是石家庄的戏迷,邢台、邯郸、保定、张家口等省内观众也纷至沓来,更有从天津、山西、内蒙古来的戏迷。石家庄市戏迷马金生说,自己从展演开始就天天来石家庄大剧院看戏。“这次展演办得好,票价也便宜,让我们普通老百姓也能进大剧院看得起戏。希望未来多办些这样的活动。”

石家庄演艺集团演出部部长金喜庆介绍:“此次全国梆子声腔展演,石家庄大剧院中剧场和大剧场共演出了30场戏,迎来了近两万名观众观看,上座率高达80%。梆子剧目好看,人民群众爱看,来自外省市的院团满意,我们的工作就算做好了。”

本报记者 张思思/文 田瑞夫/图

  • 编辑:盛媛媛(实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