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美大师探索陶瓷可能性

  • 2017-08-21 09:15:01
  • 北京晨报

北京晨报讯(记者 张硕)现今大多数人对于瓷器艺术品的认识还停留在陶瓷器皿上,然而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德化白瓷艺术展却展示出了陶瓷艺术品在造型上的可能性。在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2017年国博德化白瓷艺术展上,无论是云端高淼的观音、罗汉,还是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精雕细琢的陶瓷艺术品无不展现出创作者灵敏的创作思维、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高超的制瓷技艺。

德化陶瓷以“白”见长,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王艺看来,德化白瓷走进国博,将着重展现德化瓷器本身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也兼顾实用性,让观者近距离地欣赏德化白瓷的素雅之美。“展前,我们和德化县陶瓷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成员以海选的方式,通过三轮评选,选出了105位艺术家的181件参展作品,其中既有国家级别的工艺美术大师,也有艺坛新秀。无论是云端高淼的观音、罗汉,还是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作品风格以传统写实人物造像居多,同时也兼顾创新型、写意和抽象的作品。”

展览分为两个区域和主题,在国家博物馆北2和北3两个展厅共展出106位德化陶瓷艺术家181件作品。第一个展厅为“云端高淼”,主要展示和宗教相关的观音、罗汉、力士等瓷雕作品,表现宗教文化的圣洁和慈悲;第二个展厅为“人间万象”,展示帝王将相、窈窕淑女以及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兼顾创新型、写意和抽象的作品。展览期间,同时还特别展出了部分出土的原始青瓷样本,让参观者感受德化悠久灿烂的陶瓷历史文化。其中,柯宏荣的《国色天香》采用柏纹瓷(表面自然开裂如松柏树皮)的做法,塑造杨贵妃身穿金鸟锦袍的雍容华贵的形象。而王大山的《水月江南》则取材于江南一带鱼米水乡特色风情、体现江南水乡少女在闲暇之余踏水赏月、思乡念情之情景。展览将持续至9月1日。

  • 编辑:祁悦(实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