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口馒头店究竟藏着啥名堂,让老北京念念难忘的

  • 2021-11-09 20:48:45
  • 最爱大北京

小编可得早点提醒您,赶紧去宫门口馒头店排队!等会儿,人就多咯!

曾经有幸采访了几位北京城南边儿住的朋友,知道宫门口馒头么,怎么听说那么火啊!都火了14年了,这还天天排队呢。换来了那几位朋友的“怒目圆睁”。原先都是珠市口附近的老百姓常去,后来因为太好吃啦一传十十传百,哪儿的人都慕名前来。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爷说:“这不去晚了,粘豆包儿都卖没喽!”

这宫门口馒头店究竟藏着啥名堂,让这老北京和网友们都念念难忘的?

要问什么样的馒头最好吃?咱北方诸城市的朋友最有发言权。一是老面儿发的,边揉边加面粉,放在机器里打,蒸出来一层儿一层儿的,吃起来倍儿有嚼劲!二是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不多加糖,馒头吃起来也是松软宣乎,还发甜,全是麦芽糖的味儿。

要论最好吃,这方面还得属戗面馒头。宫门口馒头店的戗面馒头,可是招牌。隔壁小区的大爷一大早穿睡衣就来排队了,一买就是两大兜子,四十个五十个的。刚出锅的馒头还冒着热气,回家就着酱豆腐和白粥,一口下肚儿,香厂路边上的居民幸福哭了!

南锣边上火了好几年的鼓楼馒头店,也是卖戗面馒头的。原先名字就叫山东戗面馒头,一块钱四个。后来火了,人多了,变成八毛钱一个了,也不知道现在涨价没有。但是老百姓爱吃,涨个几毛,大家还是会排队去买。

宫门口馒头也是,先前小编去那会儿1块钱一个,现在涨了5毛。大爷大妈们一边说着涨价了一边一大兜子的买,也是可爱极了。要是问我哪一家的戗面馒头最好吃,您最好自己个儿去尝一尝,在下感觉各有风味。不过都是馒头味。

宫门口他家的烤馒头,老北京人都要竖个大拇指夸一句“顶呱呱”。北京馒头第一名就是它了。老北京人的传统吃食里少不了烤馒头,皮儿烤得金黄酥脆,入口有浓浓的麦香味。小姑娘一个人都能吃掉一大半。您别说,宫门口他家排队的可有不少“闻香而来”的小丫头呢。

为什么一家卖老北京面食的店会成为一家网红店?因为好吃!花样多!吃了还想吃啊!

有网友表示,去了他家之后,突然就有了一种想把各种馒头花卷豆包都集齐的冲动。更有网友表示,怎么有一种面包店的即视感呢?

今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了几款宫门口馒头店热卖的面食,勾一勾各位肚子里的馋虫~

乍看一眼贝勒红豆卷儿是不是以为是俄罗斯大列巴?NONONO,比大列巴的料还瓷实,一口咬下去,满嘴的红豆夹着点面皮儿。里面有核桃、板栗还有红豆馅儿,简直是红豆爱好者的头号美食!里头夹着的可是一整颗板栗仁儿啊,嘴里嚼着的不是红豆卷儿,那是幸福!老人家牙口不好也能吃,营养又健康。之前小编去排队,还看见一位老爷爷坐在轮椅上吃着儿子递过来的红豆卷儿呢~

八宝粘豆包,这小豆包直接撑起了宫门口馒头店的一边天,很多网友知道宫门口,就是起源这八宝粘豆包。皮儿薄馅儿厚,里面也是满满的红豆馅儿和整颗的板栗仁儿,还有葡萄干儿。口味偏甜,姑娘小孩都爱吃。

不好甜口的朋友可以就着点清茶吃,妥妥的老北京下午茶,Bejing afternoon tea~

这红糖麻酱花卷儿小编白嘴儿都能吃两个,早上起来就着豆腐脑,绝了。红糖麻酱花卷可是老北京人餐桌上必不可上的一款面食,几乎每家每户的老人都会做。虽然“红糖+麻酱”这个组合听起来就卡路里超标,但就是抵不住它甜美的诱惑呀~

一层白面皮儿一层麻酱红糖,沉甸甸的都是料。口感也很松软,酱香味十足,很多网友表示,这可比聚德华天的糖花卷好吃多了。

低糖核桃蜂蜜枣糕,这枣糕还是惯有风格,瓷实,瓷实,瓷实!枣糕是低糖的,不是很甜,里面的红枣和核桃也很多,基本上一口就能咬上一颗。比起商场里卖的连锁品牌的枣糕,性价比是高上了太多太多。至少不会咬上去满嘴的奶精味儿。

一块儿巴掌大,拿在手里头也是分量十足,宫门口他家的每一款基本上都不会踩雷。很多姑娘们都表示,本来想买粘豆包,结果被这款“实实在在”的枣糕圈了粉!

宫门口馒头店里还出了其它款风味比较独特的面食,有机会大家可以去尝一尝~毕竟能把面食做出这么多花样的北京老店,还真是不多咯~要是各位找不到地方,跟着城南的老北京走,他不是在买馒头,就是在去宫门口馒头店的路上。

地址:北京市香厂路1号(友谊医院对过)

老北京都去排长队的网红馒头店,网友表示:好吃到哭

  • 编辑:张蕾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