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排队23年国宴级全驴宴,那口深2米的巨锅yyds

  • 2021-08-28 10:50:28
  • 20元吃垮石家庄

驴肉不同于猪肉鸡肉和牛肉,他的出现往往会带给人与众不同鲜香滋味,其中驴肉火烧是驴肉经典的出场方式~

我曾专门去过河间吃驴肉火烧,但是到头来才发现,还是石家庄的高建民更好吃,尤其是他家的驴肉味道极为鲜嫩,想知道驴肉火烧好吃的秘密,就不得不说高建民其人了~

老板高建民今年52了,沧州河间人,来石家庄已经20多年了。1998年他刚来石家庄时,那时候还没有驴肉火烧的大门店,他就在棉一桥下附近,推着小车,4点就起床出摊卖火烧,那时候他就一个信念,让庄里人吃上正宗的河间驴肉火烧。

高建民格外敬业,不怕吃苦,只要起晚了心就会砰砰跳个不停,所以那个时候,每天都是4点准时醒。中午就在长安公园里的亭子靠着柱子休息,每天早出晚归,熬得夫妻俩常年眼睛通红,好几年才恢复正常。

好的驴肉火烧,驴肉的选材很重要。必须是农家干活的驴,这样的驴吃的是粮食,不是人工饲料,每天干农活,肉质紧致。3-7岁的青壮年驴肉质最佳。

与驴肉品质同样重要的是要有专属于自己的屠宰场和加工厂,才能保证肉的每个环节都在自己的把控之下~极大程度确保驴肉质量。后院养驴前院煮肉,用的都是3-7岁的青壮年驴。高建民饭店的煮肉锅号称河北驴肉“第一锅”,可同时煮十八头驴外加一吨汤!

你可能很难想象,煮驴肉的大锅居然有这么大,直径一米八深两米。是不折不扣的“巨锅”。

巨锅煮肉需要两位师傅二十四小时盯着制作~先煮再焖,让不同驴肉部位之间相互碰撞,既入味又香气逼人~

越是高端的食材,越用简单的制作方法。放入酱油冰糖和价值“千万”的料包,就是制作驴肉的全部调味料~

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色素,缺点是成本会相对较高,一斤驴肉才能做出半斤熟肉,但优点是驴肉干净无添加,品质放心可以吃出最原本的驴肉味。

这么一大锅驴肉,烘的满屋飘香~而高建民坚持无添加制作驴肉,是受师傅国宴大师魏金亭的教导。

高建民和他哥哥高石桥一起拜魏金亭大师为师。并且靠驴肉全席在国际美食养生大赛上夺得了金奖,对驴肉品质的要求极高。

魏大师教导高建民,一定要坚持食材新鲜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健康美味的菜品。食客的健康比天大,这也是高建民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

根据驴肉不同的部位,光做法就有200多种。

竹艺驴紫盖 

来高建民酒楼,最不能错过的就是这道驴紫盖火烧,桌桌必点。驴紫盖是软肋和硬肋中间的一小块肉,通俗的理解就是驴的五花肉,这块肉在驴身上非常金贵,一头小毛驴只出2-4斤生肉,而做成熟肉就只有1-2斤左右了。

驴紫盖切片,肥瘦分层,两边是一层细密的瘦肉,中间夹层是一块肥肉,每个切片上还都带着炸香的脆渣。火烧脆香酥,捏一下能掉渣。外脆里嫩,里面非常暄软。趁热一口咬下去,酥软香滑,好像驴肉本身的腥膻未曾出现。不柴不老又嫩又香全是原汁原味肉的原香,没有复杂的调料味,让你吃的过瘾,吃的上瘾。

驴肉拼盘

除了盐没有加任何调料的驴肉,最原汁原味的驴肉香。入口一点点的鲜嫩,一点点的筋道,不柴不腻,怪不得驴肉享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美誉。

锅仔驴肉 

驴肉火锅还是头一次吃,汤用驴肉骨精心熬制,配上驴肉冬瓜。咕嘟咕嘟香气不断四溢。这个汤特别出乎我的意料,它看起来很油腻,但是喝上一口寡淡清香不腻,满口都是淡淡的驴肉香。

全丝驴胶 

将驴胶熬化,入口粘稠拉丝,特别的鲜美。有两种吃法,可以直接喝,也可以加点米饭伴着吃。里面都是切的很细的丝,有驴皮、鸡丝、火腿、笋等等。味道是小咸鲜口的,口感非常的有厚度。

水晶驴肉

晶莹剔透,一块块驴肉好像嵌在水晶当中。蘸上调好的蒜汁,一片入口,清凉略带蒜香,稍微一抿慢慢融化,鸡汤的浓香配合着阿胶的粘稠在嘴里铺开,汤的香醇混上肉的鲜美,格外陶醉。

海参扒蹄黄 

驴的掌中宝,咬起来很劲道、软嫩,有点糯糯的,里面没有脆骨,没有筋,就是软糯的口感,但是很入味。

简简单单一锅驴肉却充满了匠心与坚持,巨锅煮肉香,几十年的坚持更香~一想到不同部位的驴肉被做成各种各样的美味,口水忍不住就流了下来,谢谢你大锅~

高建民酒楼(广安大街店)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广安大街与谈南路交口北行100米路西

电话:15133149961

  • 编辑:天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