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传承“京”典,北京老字号各显其能

  • 2020-12-01 09:02:04
  • 北京晚报

守正创新是老字号行业经常提到的理念,坚守经典技艺,弘扬传统文化,同时在创新中寻求更加宽广的发展道路。今年,受疫情影响,线下消费场合受限,老字号纷纷在线上渠道拓新,并尝试了文创等多种创新模式。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中华老字号组团亮相,展示各家“绝活”,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老字号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奋力向前。

北京稻香村 传播经典,复原经典老味道

今年“双11”,北京稻香村在电商平台的销售额上升迅猛,同比增长30%。目前,北京稻香村的糕点已回升至往年同期销量,熟食在原有基础上略有增长。随着国内疫情控制稳定、消费需求激活、市场信心恢复,北京稻香村对春节市场的“暖冬”回归充满期待。

作为牛年春节的吉庆糕点礼盒,北京稻香村与故宫淘宝联合推出的“福牛贺岁·大吉盒”已在预售中,颇受欢迎。这款礼盒是从故宫博物院的《五牛图》中获取的灵感,取名也颇有讲究,“大吉盒”的叫法起源于明代宫廷,即过年的点心食盒,蕴含大吉大利等吉祥寓意。礼盒中集合牛舌饼、百花酥、流心酥、彩虹酥、乳酪酥,以及吉祥饽饽6样特色点心,结合了传统寓意,又融入了创新口味。

本届进博会上,北京稻香村作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受邀参展,展示老字号风采,呈现匠心工艺品质,向世界传播中华美食味道。极具“国风”特色的糕点备受关注,其中包括饱含京味文化的“京八件”和不加一滴水制成的传统“鸡蛋槽子糕”、与故宫淘宝合作推出的“故宫京八件”礼盒,以及选材于国宝大熊猫的“熊猫小酥”礼盒等。

作为中华老字号的北京稻香村,一直以来致力于守住经典、传播经典。历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为食品注入了精神支撑,而食品也逐渐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同时,创新是老字号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北京稻香村通过创新赋予了“老字号”更多的含义,不再仅仅意味着老师傅的手工艺。

近年来,北京稻香村在不断尝试复原众多节令糕点与食品,至今成功复原了京八件、状元饼、巧果、重阳花糕、五毒饼等多种曾经消失多年的传统食品。以“京八件”为例,北京稻香村查阅了大量古籍文献,用近一年时间不断研发调整,才将其成功复原。而且,北京稻香村还培养了一批技艺传承人,继承并发扬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并不断对外传播普及“京八件”产品历史、文化和手工制作技艺相关知识。

六必居 创新转型,布局全国化发展

作为中国调味品领域的老字号企业,六必居近年来持续加大科研创新力度,不断创新营销模式,深耕线上线下渠道,强化品牌营销和供应链管理,致力于从多维度实现中华老字号的创新转型。

同时,六必居不断加强产品升级和新品研发,形成合理的产品梯队,高附加值和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例如,正在进行产品升级的六必居酱菜,在口味、包装形式、营销模式上都会有全新的尝试和创新,明年系列新品将陆续上市。

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备战年底消费旺季,在渠道方面,六必居将单一的传统销售渠道创新发展为融合“互联网+”、新零售、文化创意等新型渠道为一体的多元化营销体系,推动跨界融合和区域联动,进一步提升消费供给品质;在宣传方面,将整合品牌推广渠道,抓住品牌的核心价值和营销宣传卖点,挖掘品牌背后的文化元素,通过运用多元化传播形式和媒介,进行全方位宣传。

他还提到,在首农食品集团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下,六必居深入挖掘自身资源,传承老字号文化,努力实现转型发展,并制定了发展目标:首先,打造一个享誉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调味品行业品牌,建成一个国内领先的现代化调味品示范性生产基地;其次,培育一支年销售额过亿元的战略核心单品,并培育一个品类跻身全国调味品细分行业第一;最后,打造一个集工业、商业、文化于一体的老字号文化创意示范基地。

未来,六必居将形成“立足北京,深耕京津冀,布局全国,走向世界”的规划布局:把北京大本营打造成六必居的战略决策中心、销售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依托京津冀加强生产布局,优化产品结构,拓展销售网络;沿着东北和华北地区、东部和南部的沿海发达城市,以及内陆的重点中心城市,形成多层级、立体化、广辐射的全国化市场发展格局;同时依托品牌和产品优势及首农食品集团的资源优势,适时开拓国际市场。 文/汪盈

  • 编辑:张晓芳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