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产红酒的法国 人们却更崇尚喝格鲁吉亚的葡萄酒

  • 2020-03-20 15:05:20
  • 俄优品生活体验馆

提到红酒,大多数人会想到法国,殊不知,法国人却更爱喝吉亚的葡萄酒,如今,有着“红酒故乡”之称的格鲁吉亚,已成为许多葡萄酒业内人士的梦想之地。

很久以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法国作家亚历山大·杜马斯、俄罗斯剧作家契诃夫和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前往格鲁吉亚后,他们纷纷写下了该国非凡的美景、卓越的人物、美味的食物和独特的葡萄酒。

格鲁吉亚葡萄酒热潮来袭

俄优品亲赴格鲁吉亚,探究其葡萄酒的独特魅力所在。这是一个风中都充满着发酵葡萄香气的国家,其酿酒传统延续了近8000年,并一直传承着。

格鲁吉亚被世人誉为“上帝的后花园”,有着漫长悠久的酿酒历史,在葡萄酒的世界里,风土是很神秘的要素,气候、土壤、水源等都直接影响到葡萄酒的口感,而格鲁吉亚便是葡萄生长的天堂,这里地处三种不同气候,被黑海赋予适中的温度和潮湿的空气,背靠高加索山脉,多山的地貌和多变的海拔,加上富含矿物质土壤的多样性,和优质无污染的水源,使得此地拥有适宜种植葡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格鲁吉亚葡萄酒的“代言人”粘土陶罐酒,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酿酒法。

格鲁吉亚有着古老独特的酿酒工艺,以埋入土中的粘土陶罐发酵酿酒而闻名。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正式将“格鲁吉亚陶缶(英文Qvevri)酿酒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际酿酒师们高度认可这种将葡萄破碎后封入陶罐中的传统酿制方式。

用大地的温度酿酒、发酵和保存,使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均衡,品质稳定。

如今,格鲁吉亚葡萄酒已出口到50多个国家,据格鲁吉亚国家葡萄酒局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格鲁吉亚对法国、荷兰和加拿大等国的销售额呈两位数增长,而美国对格鲁吉亚红酒的进口量更是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88%。可见,世界红酒爱好者们对于格鲁吉亚葡萄酒已开始认知,并高度钟爱。

俄优品获世代酒庄独家授权

俄优品深入格鲁吉亚西格纳吉,走进当地知名葡萄酒庄PALAVANI,来自世代酿酒家族的文明传承,将包含“赤”诚的爱与美味带回国人身边

在格鲁吉亚,有着“红酒小镇”美誉的西格纳吉,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酒窖,都能自酿葡萄酒。用他们的话讲,没有葡萄酒的餐桌不成宴席,葡萄酒中深藏着格鲁吉亚人诚挚的生活哲学。

独家授权俄优品总代理的格鲁吉亚世代酿酒家族品牌PALAVANI酒庄,便是卡赫季尤为著名的一家,它起源于十八世纪下半叶,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曾亲自拜访参观PALAVANI酒窖,让其在知名葡萄产区卡赫季远近驰名。

本土经典葡萄品种萨博拉维Saperavi缔造格鲁吉亚“王者之酒”

如今,PALAVANI酒庄在卡赫季拥有自己的葡萄园,总占地面积约达120公顷,每公顷可收获约10吨葡萄。其中当属格鲁吉亚本土极具代表性的经典红葡萄品种萨博拉维Saperavi的产量最大,其果实颗粒中等,果皮较厚,酒色呈深紫至深红宝石色。具有典型的成熟果香气,入口伴有黑莓、樱桃、甘草、烤肉和香料的清香。富含单宁,酸度可观,酒精度常见为12%-14%。用萨博拉维能够酿造出陈年潜力非常强的葡萄酒,这也是和很多普通葡萄品种的区别所在。

酒色对比,细微见差别

俄优品专属彩陶瓶型正式上线

匠心打造纯手工彩色陶罐瓶型工艺,展现格鲁吉亚老城风貌与风土人情,收藏一份古老的异域艺术佳品,不负爱与美味传递的赤色情怀。

格鲁吉亚陶器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古代文物也清楚地证明了格鲁吉亚工匠的高超技艺。手中的水,陶土和火变成了具有非凡美感的各种酒器,线条大气,造型多样,同时还绘制展现了格鲁吉亚人的生活风貌,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品。

俄优品有幸亲访当地彩陶瓶型工艺制作,该瓶型设计制作厂是有着30多年历史的家族企业,从设计、筑型、打磨、烧制到上色等,每一个彩陶瓶总共需要21道工序,都是由格鲁吉亚富有经验的工匠纯手工制作而成。俄优品通过反复商议精心订制了多款富有当地民间特色的瓶型,并获得独家专供特款。让国人能有机会触摸到这份古老传承的艺术之作。

8款俄优品独家瓶型已正式上新小米有品。

还有更多新款独家瓶型,将陆续上线,敬请关注期待!

  • 编辑:张晓芳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