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壮丽的风光,淳朴的民风,藏传佛教文化近距离的体验……很幸运,小编已经实现了去西藏的梦想。直到回到帝都,还久久不能适应已经回到大都市的生活中。那里不仅风光无敌,食物也颇具特色,好吃到根本停不下来。

藏式美食四宝
说到藏餐,似乎总觉得披着难解的神秘面纱,其实不然。西藏菜是中华民族整个风味菜系中独具特色的一支,原料以牛、羊、猪、鸡等肉食,以及土豆、萝卜类等蔬菜。饮食以米、面、青稞为主。喜欢重油、厚味和香、酥、甜、脆的食品,调料多辣、酸,重用香料,常用烤、炸、煎、煮等法。酥油、糌粑、牛羊肉和茶叶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藏式美食四宝。
玛吉阿米西藏歌舞餐厅
在北京城里,藏餐还是属于很小众的一支。小编帮您找了这三家藏式餐厅,各有各的风格,都能从口味上或者环境上,尽可能的还原藏式味道。

在北京,藏餐算是小众,藏餐厅不多。玛吉阿米是其中一家老店了,在拉萨和昆明也有店。玛吉阿米这个名字,出自仓央嘉措的情诗。在藏语中有“未嫁娘”之意。相传是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
而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正是玛吉阿米拉萨店所在的那个土黄色小楼。正因这些流传的故事,很多人特意前来。位于秀水街的这家店,也充满了诗一样的梦幻色彩。
秀水街的这家老店,在一条绿树成荫的幽静小路上,楼下有“伊斯坦布尔”,旁边是“祖母的厨房”,异域色彩浓烈。从楼梯的照片开始到店面的装饰,无一不体现原汁原味的藏式风情…为了让身处藏区之外的人们深深体会原汁原味的藏族歌舞艺术,玛吉阿米北京店从三大藏区请来了民间艺术家,组建了以藏族民间传统乐器为主的“玛吉阿米乐队”。让许多人把这里当作一种情结……
这里最不缺的,就是能歌善舞、淳朴善良的藏族帅小伙儿,和一进来就让你仿佛置身藏区的浓烈氛围。菜品则是在保持藏族传统食品的基础上,推出了适合当地人口味的的新派藏餐,色、香、味俱全。
人均:138元
地址:秀水南街甲11号2层
珠穆朗玛餐厅
这家是西藏驻京办。在吃货们眼里,驻京办最基本的作用,大概就是为客人提供更好更合口味的家乡菜,驻京办的餐食无论是食材,还是做法上都是讲求个原汁原味,尽量贴合当地水平,让大家在异乡能够更加有归属感。

西藏菜自然逃不脱青稞酒和酥油茶了,一个小型保暖瓶上来的酥油茶,还原了藏区当地的风格,酥油茶是中国西藏的特色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有御寒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的作用。
藏味羊排端上来以后发现分量没有期待中的大,吃法就跟烤鸭吃法一样,蘸酱,加黄瓜条等,然后包在豆皮里面吃。所以吃起来总感觉自己吃的是烤鸭,而不是羊排。想必是经过了一轮口味和吃法上的改良了。
酱烧牦牛筋,这道菜比较有藏族特色,羊肉串,烤羊排之类的本也是常吃的,在西北菜中常有,牛筋平时吃的就比较少了,满满一大盘,红烧做法,酱香十足,口感绵糯,十分下饭。
人参果沙拉,算甜品,口味很特别,目前记忆中搜索不出来类似的味道;强烈推荐烧牦牛肉,藏区特色,大块牦牛肉口感十足,适合喜欢吃肉的肉食动物们;松茸捞饭,汁很鲜,拌饭很好吃;青稞饼做的就比较一般了,青稞用量比较少。
人均:142元
地址:鼓楼西大街149号珠穆朗玛宾馆B1楼
藏堡生态藏餐
一家藏文化浓郁、装修豪华的餐厅,深藏于胡同里,不过也不难找到,就在杨梅竹斜街往南的一条街的街尾,前门地界里闹中取静的一角。

味道不错,有根据当地人的口味做调整,烤羊排很好吃,套餐的性价比非常高,牛羊肉都是从西藏运过来的,还有特色的西藏啤酒,服务员都是藏族人,淳朴可爱。牦牛肉也不错,炖得火候刚好,藏猪肉吃起来味道有些特别,肉质紧实,糌粑和酥油茶这里也有,味道还算地道。
这家店还请了几名藏族的歌手过来唱歌,欢快的节奏充分调动现场气氛,这点能看出老板的用心,藏族人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在拉萨曾经遇到过一个藏族司机师傅,简直就是人肉音响,从上车一直唱到下车,知道你听不懂也没关系,他只想把他的美丽心情传递给你。这家店大概也是这样的理念吧。
人均:118元
地址:大栅栏西街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