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满族美食,吃过就再也忘不掉

  • 2020-02-12 16:50:58
  • 北京旅游网综合

作为满族建立的清王朝都城,北京曾经是满族人聚集的地方,这就让北京的美食家族当中多了一个重要的菜系——满族美食。

沙琪玛

沙琪玛有很多名字,人们也叫作“萨其马”、“沙其马”等。这种美食源于清代关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后跟随满族入关,在北京城逐渐传开。这种美食色泽米黄,口感酥松绵软,老少皆宜,在现在都很流行。

酸汤子

酸汤子又叫汤子、馇子、搁豆子,是满族夏季吃的美食。起源于东北辽宁东部,主要的食材就是玉米碎,用冷水浸泡玉米碎数日,等到其自然发酵,然后把其磨成糊状,然后用特殊工艺制作成面条状,吃的时候加入点辣椒油等调味料,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豆面卷子

满族也有这样一种美食,叫做豆面卷子,也叫豆面饽饽,这种美食在以前也是一种祭奠神灵的美食,由糯米,黄豆,白糖,黄米等食材做成的。和北京的驴打滚一样。

晾肉

满族先民在狩猎中,所获猎物一时吃不完,便将肉切成薄片,放在阴干处风干,即成晾肉。晾肉多用野猪、鹿、狍子肉制成,后也用家猪外脊肉制,一般吃法是将晾肉切成细丝放锅内和少许白糖略炒后,用鲜汤没肉,放入姜丝、葱丝等调料,用文火焖至汤尽时,淋上香油即成。其色呈紫红,甜咸适度,越嚼越有味,成为饭庄的一道名菜。

烤乳猪

原是满族先民祭天大典中一项供品。其做法是,用泥土将小乳猪整个包住,放在柴火上烧一夜,直到泥土成黑色,用木槌敲开,那时小乳猪滚圆焦黄,把蹄摘下,将肠掏空,把葱、蒜等调味品放入肚中,直蒸到调料味道都进去,才算完成。烤小乳猪传入宫里,成了清宫御膳中的烤乳猪。著名的北京全聚德烤鸭就是从烤乳猪移植过去的。

  • 编辑:程飞菲1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