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满族建立的清王朝都城,北京曾经是满族人聚集的地方,这就让北京的美食家族当中多了一个重要的菜系——满族美食。
沙琪玛
沙琪玛有很多名字,人们也叫作“萨其马”、“沙其马”等。这种美食源于清代关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后跟随满族入关,在北京城逐渐传开。这种美食色泽米黄,口感酥松绵软,老少皆宜,在现在都很流行。

酸汤子
酸汤子又叫汤子、馇子、搁豆子,是满族夏季吃的美食。起源于东北辽宁东部,主要的食材就是玉米碎,用冷水浸泡玉米碎数日,等到其自然发酵,然后把其磨成糊状,然后用特殊工艺制作成面条状,吃的时候加入点辣椒油等调味料,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豆面卷子
满族也有这样一种美食,叫做豆面卷子,也叫豆面饽饽,这种美食在以前也是一种祭奠神灵的美食,由糯米,黄豆,白糖,黄米等食材做成的。和北京的驴打滚一样。
晾肉
满族先民在狩猎中,所获猎物一时吃不完,便将肉切成薄片,放在阴干处风干,即成晾肉。晾肉多用野猪、鹿、狍子肉制成,后也用家猪外脊肉制,一般吃法是将晾肉切成细丝放锅内和少许白糖略炒后,用鲜汤没肉,放入姜丝、葱丝等调料,用文火焖至汤尽时,淋上香油即成。其色呈紫红,甜咸适度,越嚼越有味,成为饭庄的一道名菜。

烤乳猪
原是满族先民祭天大典中一项供品。其做法是,用泥土将小乳猪整个包住,放在柴火上烧一夜,直到泥土成黑色,用木槌敲开,那时小乳猪滚圆焦黄,把蹄摘下,将肠掏空,把葱、蒜等调味品放入肚中,直蒸到调料味道都进去,才算完成。烤小乳猪传入宫里,成了清宫御膳中的烤乳猪。著名的北京全聚德烤鸭就是从烤乳猪移植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