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火勺。

烤火勺。

▼抹椒盐。

▶拍打火勺。
■孙广勋
汤勺、饭勺、炒勺,说起这些勺大家一定都知道,但要说起“火勺”来,或许有些人还真的没听说过。木勺、铁勺、瓷勺大家肯定都见过,但用面做的“勺”,或许有些人还真的没见过。这里要说的“火勺”,不是咱们生活中一般意义上的勺,是咱京郊延庆用面做出来的面食,它是一种在延庆很火很火的美食,也是延庆“十大特色文化遗产”之一,一种独具风味特色的小吃。
火勺的由来
说起延庆人吃火勺,那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了,传说很多,众说纷纭。
相传,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号召全国老百姓修筑大边建长城。于是,成千上万的人涌向了燕山一带。据老人们讲,修长城的时候,民夫众多,施工现场拉得又很长。那年,时逢三伏,天热得出奇,做好的饭菜还没送到山顶,就发馊变坏了。民夫吃过馊的饭菜后,上吐下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负责监工的官员很生气,就抓了不少做饭的大师傅拷打,弄得做饭的大师傅们整日垂头丧气,心急如焚,左思右想也找不到一个好办法来。
有一天,一个送饭的小伙子担着饭菜走在蜿蜒的山路上,吃力地一步步前行,肩上装饭菜的桶时不时地前碰后撞,弄得他筋疲力尽、汗流浃背。小伙子不觉心中恼火,骂起娘来,就放下饭菜蹲在一块岩石上休息。忽然,他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想法:为啥不将面与菜和在一起制作,这样送起来方便,吃起来也省事。于是,在他返回厨房后,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几位老师傅。师傅们一商量,都说此法可行,便七手八脚地干了起来,几个师傅和面,另外的师傅将菜剁碎,加入食盐和各种佐料,然后又将面团擀成薄皮,把拌好的青菜包裹起来,放到锅里蒸。出锅后,嗬!您别说,那东西白白的、圆圆的,层层叠叠的细褶往上捏,再一尝,香喷喷的,味道还真不错。大家共同商量,取名叫包子。以后,送饭的小伙计省去了好多力气,修边的民夫也吃到了可口的美食。不过,食物变馊变坏的现象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大家伙儿就又琢磨着把面发好,用小面团加盐做馅,再放炉里烤,成为一种能放较长时间的圆饼,起名叫“火勺”,这样就解决民工食物发馊变质的难题了。就这样,火勺很快流传到了民间,也很受老百姓的欢迎,而且流传至今,渐渐成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在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搬来的移民来到延庆,将当地的肉夹馍带来,慢慢就演变成了后来的火勺。也就是说,火勺这种吃食,在延庆至少已经吃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了。
“打”出来的火勺
曾经有人总结过,延庆有八大怪。其中第一怪指的就是白面椒盐打着卖,说的就是“延庆火勺”。在我国,凡是面食不是“做”,就是“烙”,或是“包”,而延庆人管火勺的制作过程却叫做“打”,为什么会用这么怪异的叫法呢?
原来火勺棰长一尺左右,硬木制作,摊主要不断地用火勺棰敲击面案,发出有节奏的声音招揽顾客。火勺还需要“打面、打铛子、打条案”,而且要打得响脆。火勺面要边和边发酵,筋道滋润不沾手,用手一拍,发出“啪啪”带有弹性的声音,这叫“打面”。拿起火勺要稍稍用力叩击在铛子上,让勺头内的气儿膨出来,发出“叭”的一声脆响,这叫“打铛子”。每擀一个火勺,都要用火勺槌子在条案上敲打一阵,槌子的声音浑厚而沉实,槌把的声音轻逸而脆生,让人觉得火勺的香味儿,不是烤出来的而是槌子敲出来似的,买火勺的循着响声就来了,这叫“打条案”。瞧,一个“打”字,真是简洁、生动、内涵丰富,把火勺制作的过程演示得是“活灵活现”。
据说,“打”出来的“延庆火勺”,要有四手绝活:面要滋润,瓤要鲜嫩,棰子要清脆着听,炉火要不暴不温。只有这样做出来的火勺 ,它才是外焦里嫩,表面有些微微焦煳,往嘴里那么一搁,满口喷香酥脆,小焦渣儿顺着指缝直往下掉。火勺瓤儿咸淡适中,上面蘸满了花椒末儿,洁白的瓤儿,焦黑的末儿,吃上一口,香而不腻,特别爽口。延庆人民爱吃它,漫步延庆城的大街小巷,火勺的香味随处可闻,而且还不断吸引着外来的游客观光与品尝,“延庆火勺”已形成了它特有的文化,展现着它的独特魅力。
中华名小吃 金鼎奖
延庆的火勺在饼类中可谓别具一格,半发酵,先烙后烤,与众不同,制作方法堪称“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东不过四海,西不过怀来,出了延庆境内,恐怕再也见不到这种火勺了。
火勺可以当主食,也可以当茶余饭后的小吃,是当地人不可缺少的食品。2011年,火勺入选延庆十大特色文化遗产,还曾以第一名入选第十一届中国美食节暨第九届国际美食博览会,当地新风大酒店选送的延庆小火勺不仅入选了中华名小吃,还获得中国餐饮最高奖项——中国美食节“金鼎奖”。
而且,火勺很容易和其他食物搭配,最近几年还形成一种新口味儿,既可作早点又可当正餐。现在卖火勺的地方,多数配有铁板烧,生菜、蘑菇、豆皮、鸡排、鸡蛋、炖肉等均可以夹在火勺里,比以前的干火勺,吃起来更是爽口。最好是刚出炉的火勺,只要沿边儿轻轻一捏,就会裂开一道口儿,爱吃素淡的可以在里面夹上油条,爱吃荤的可以夹上各种熟肉,如果把那肉切得细细的,再加上大葱香菜鲜辣椒,就好像成了肉夹馍、菜夹馍,吃起来别提多有滋有味了,不过,这却不像西北肉夹馍那么软,嚼起来比较筋道。如果暴火炝个汤,加上佐料,把火勺切成细条烩,趁热连汤带水一起吃下,更是一番美味。
延庆人为什么这么偏爱“火勺”?大概是由于火勺继承了传统制作工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面,不掺加任何食用添加剂,而且口感独特,和烧饼、驴肉火烧不同,延庆的火勺是用天然的火炉烘烤而成,里面有瓤,有一股椒盐的香味。现如今,一些传统火勺的铺子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吃法,热火勺出炉,再加上一碗老豆腐,或者丸子汤啥的,吃起来那叫一个香,真是别有一番风味。临街的火勺铺子,经常会看到几个人围坐在桌旁,一边吃一边闲聊着,让人有一种舒适的坦然,也让快节奏的生活暂时放慢了步子,让人有时间更多地体味生活的快乐。
或许,延庆火勺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美味,它更赋予人们思考的时间和回归自然的体验,让人们在延庆这个绿色生态天然大氧吧里多了一份悠然的享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