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话剧、中小学课文情景重现—李大钊故居讲述“播火者”的奋斗

  • 2021-06-02 09:30:06
  •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张骜

6月1日,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集中开放,李大钊故居中,沉浸式话剧《播火者》,中小学课文中的情景一一呈现,为参观者讲述李大钊先生的故事。

“一直盼着与曾祖父‘见面’”

“大钊先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播火者,他播下了一团火,带来了一束光。”李晓莉的声音有些颤抖。她是李大钊先生的曾孙女,昨天,她回到曾祖父曾居住过的地方,“我一直盼着与曾祖父‘见面’。”李晓莉说。

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一座三合院,古朴静谧。李大钊先生和妻儿曾在这里生活了近四年。这是他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也正是在这里,李大钊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进院,迎面就是李大钊先生的铜像。李晓莉站在铜像前,给曾祖父献上一束洁白的花朵。从小,她从父母和祖辈口中听过很多关于李大钊先生的革命生活往事。能参加李大钊故居开放仪式,她很开心。李晓莉话不多,她每走到一处房间,都会多看一会儿、多停一会儿。初夏时节,故居里的两棵海棠树花开正香。李晓莉在树下凝视良久,拍下一张照片。当年,就是在海棠树下,李大钊与妻儿分别。

中小学课文情景重现

昨天,与李大钊先生“见面”的还有来参观故居的同学们。他们整齐地站成几排,依次上前,向李大钊先生铜像献花、敬礼。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李大钊长女李星华所写的《十六年前的回忆》,被收录进小学语文课本。昨天,李大钊故居变成课堂,孩子们重温这篇课文。

“大家看这是一套纸做的军棋,是大钊先生一家亲手制作的,自己画棋盘、折棋子,制作的材料是废旧的硬纸板。”讲解员范玥说。看到同学们十分好奇,范玥解释,李大钊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经常为子女们写儿歌,背古诗,给他们讲革命道理,还带着子女们下军棋。“李大钊对孩子们说,其实买一副棋花不了多少钱,但是如果把钱用在更有用的地方,就显得更有价值了。”范玥说。

李大钊故居管理处主任刘洋介绍,李大钊故居对外开放后,针对青少年观众,将会重点介绍李星华和父亲李大钊的生活故事,讲述小学生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增加小学生观展感受。专题展厅内着重介绍《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文章创作背景和教育意义,增强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时代感,拉近青少年观众与大钊先生的距离。

《播火者》再现先生往事

故居内,一草一木都成了舞台。

“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沉浸式话剧《播火者》在故居中上演,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还原了李大钊先生在小院儿内的生活往事。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我们的党,应该叫做中国共产党”……“李大钊”的宣言,令人振奋。海棠树下,“李大钊”与妻子“赵纫兰”交谈。与长子“李葆华”、长女“李星华”一起弹琴,歌唱。他紧握妻子的手,摸摸孩子们的头,目光里写着温柔。与家人分离,“李大钊”的眼中有不舍,“守常,你去吧,这个家我守着。”妻子说。“孩子们,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妈妈。”“李大钊”说完,眼中又重现坚毅。

据介绍,该剧改编自实景剧《父亲·李大钊》,由多位在校中小学生与西城区专业演员共同完成。该剧以故居为场景,选取李大钊1920年到1924年在此居住时的建党活动和家庭生活片段,从对青年学子的帮助到对膝下儿女的教育,再现了李大钊的精神风范和革命情怀。该剧将针对不同人群不定期演出。

精粹之作《史学要论》展出

李大钊故居内展览由原状陈列展和名为《播火者——李大钊革命思想与实践》的专题展两部分组成。展厅中播放着经高清修复的李大钊存世仅有的8秒钟影像资料,馆藏一级文物,也是李大钊史学思想的精粹之作——《史学要论》展出。刘洋说,当时教授上课是没有固定教材的,李大钊先生写就《史学要论》后,去商务印书馆印刷,当作教材发给学生。因受众量小,存世量少,显得格外珍贵。

站在李大钊夫妇卧室炕边可以望见西厢房内场景,参观到西厢房又可以回望见卧室。刘洋说,当年,西厢房作为党组织早期活动会议室。开会时,赵纫兰就坐在炕上做针线活,为会议成员望风。并随时查看西厢房内开会的情况,根据会议进程去西厢房给大家添水。

李大钊故居开放时间

每天9时至16时开放。周一、周二闭馆,故居周三至周日开放日期间对外公开5个预约时段。

市民可登录李大钊故居微信公众号,登记参观者的真实姓名,本人有效身份证及手机号码,实名制预约参观。

每小时接待预约观众不超50人,日限流250人。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