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河北承德,坐京哈高铁最快,51分钟,方便!
坐绿皮火车,6小时,好玩又有人情味!
坐着火车去赶集
乘坐高铁去北京已经成为了很多承德人的出行首选,但由于目前北京朝阳站尚未开通地铁,乘客需先乘坐公交车或出租车再转乘地铁去往各自的目的地。

时光飞逝,物换星移。61年后,京哈高铁京承段开通,昔日的绿皮火车已“升级”为高铁。自6月2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进行本年度第三次调图,京哈高铁涉及承德南站多趟次旅客列车的运行时刻有所变化。其中,从承德往返北京的高铁有2次列车可直达北京站,这将为乘客带来很大便利。
不少旅客会乘坐京哈高铁来到兴隆赶集、游玩,但绿皮火车仍然是不少城里人体验乡村生活的不二选择。

从通州西站到承德站,6419次列车途经23个站点。这辆绿皮火车上的旅客大部分是老人,和家人一起去承德看美景、体验农家生活。阴历逢初二、初七,兴隆县有大集,有些旅客是专门奔着赶集去的。
春天有樱桃,夏天有野菜,秋天有葡萄,冬天有红薯……
在承德山区,这对绿皮慢火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开行至今,服务沿线村民。列车来往于通州西站与承德站之间,京承铁路连接着城乡,为沿线农产品“进城”带来了不少便利。
“上下班”的箩筐队
高铁载着梦想奔腾,绿皮车带着希望前行。对于兴隆县百姓来说,绿皮火车就是他们“上下班”的通勤工具。时速只有120公里,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兴隆县站至承德站的6433次火车,途经南湾子等村镇,全程100多公里。过去,由于山村交通不便,铁路成为老乡们向外运输农产品的重要通道,他们挑着箩筐乘坐火车到承德市售卖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形成了当地有名的“箩筐队”。它载着乡亲们的希望驶向承德县城,这条线路成为兴隆县乡镇村民“箩筐队”的幸福路。
近年来,不断新建的公路让出行变得更方便,但因为绿皮火车票价低、承载能力大,目前仍是“箩筐队”出行的首选。每天早晨,村民们背着箩筐从兴隆县站出发,搭乘列车前往承德将自己采摘和养殖的绿色食品带到城里的集市去。

果农们一年四季都要挑着箩筐搭乘火车进城,春天的樱桃、草莓,夏天的蔬菜、蘑菇,秋天的苹果、葡萄,冬天的红薯、核桃等。这些自家地里种的时令果蔬也成为市民们喜爱的绿色食品。
正是因为公益,这趟列车的汽笛才会一直在山谷里回响2013年左右,这趟列车还有8节车厢。如今,列车只剩下3节车厢,但为了服务这条线上的乡亲们,这趟绿皮火车仍在坚持运营。
高铁、绿皮 各有各的好
京哈高铁京承段开通后,河北省所有地市级城市均有高铁直达北京。被激活的休闲旅游及人员流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平日里,承德南站每日到发客流量约有8000多人次,高峰期到发近2万人次。从承德去往北京,平均半小时就发出一趟列车,十分方便。
除了方便旅客商务出行,承德南站还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便利,“五一”期间,承德南站开通了旅游巴士,旅客出高铁站后即可乘坐巴士,大约半小时就能到达避暑山庄等景点。

从京哈高铁京承段开通起,京哈高铁客流量逐渐上涨,节假日期间出现增长高峰。为迎接端午假期的到来,6月11日起,京哈高铁列车已增加至45对。
61年前,连接北京与河北承德的京承铁路修筑通车,群山环抱间蜿蜒前行的铁轨,成为人们走出大山的生命线。而现在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列车已经开进了大山深处。相对于绿皮火车的6个小时来讲,高铁确实便利了两地人员来往。然而,坐着绿皮火车赶大集、乡村游、吃农家饭,也是城市里许多人体验乡间生活、享受青山绿水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