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步行街北延 夜间经济将成亮点

  • 2019-12-23 10:32:49
  • 北京晚报

一直在酝酿中的王府井步行街北延终于成为现实。

继1999年首次开街,12月20日,王府井步行街将第二次开街,在原东单三条至金鱼胡同段548米长的基础上,向北延长至灯市口大街,延长344米,全长增至892米。

大街两侧的景观、业态也随之升级。王府井大街在由一条商业街向一整片文化、商业、旅游融合的街区的道路上,又向前迈了一步。

南北贯通

商业街向街区转变

冲洗路面、整理休闲座椅和花箱、清理施工垃圾、对晚上举办活动搭建的临时舞台进行最后调试……今天上午,记者来到王府井步行街北延段,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工作人员都在为晚上的开街活动做最后的准备。

北延后,王府井教堂也纳入到步行街范围内,站在步行街上远看教堂,视野更加开阔,仿佛自动打开了广角镜头。尽管天气寒冷,仍有很多行人在这里驻足拍照。

王府井大街全长1818米,由南至北分为四段:长安街至东单三条段,长280米;东单三条至金鱼胡同段,长548米;金鱼胡同至灯市口大街段,长344米;灯市口大街至五四大街段,长646米。1999年,王府井步行街开街,是其中的第二段。此次北延开街,将二三段连成一体。

“以前游人来了,走到金鱼胡同口,就以为王府井大街到头了。实际上,王府井大街全长1.8公里,北段还有很多文化、旅游、商业资源。”王府井管委会主任吕绘介绍。此次北延开街,虽然只延长了344米,但把南北连起来了,也把北段的资源串联进来,游客可以从南北东西各个入口进入步行街,会感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王府井大街。

“对比国际上顶级的步行街,都在800米到1000米之间。延长后892米的距离,会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和休闲空间,也能把两侧更多的设施串联起来。”吕绘表示。王府井地区未来的发展,将从单纯的商业街向街区化转变,以步行街区域为核心,向周边拓展,提供更丰富的街区体验。“未来,我们将把王府井地区1.65平方公里作为一个街区来打造。”吕绘说。

未来定位

北段聚焦时尚运动

北延前,北延段的北京利生体育商厦、银泰IN88等重点商场已经做了业态升级调整,乐高、NBA全球旗舰店,阿迪达斯、斯凯奇等集合店入驻,为街区增添时尚与活力。

王府井商会会长刘冰介绍,北段今后招商还将吸引运动体育品牌首店落户,北延段将打造时尚运动潮流聚集区。

“关于业态,我们在做一店一策的研究,除了大家熟知的品牌外,每家商场、书店、酒店等等,我们都要研究它的定位、竞争优势,拿出升级方案。”刘冰表示。目前,王府井地区零售占比较高,今后要不断地做加法,增加文化、艺术、运动等方面的体验。

步行街北延拉近了与北段的嘉德艺术中心、首都剧场等的距离,加强了和周边中国美术馆、隆福寺区域的联系,未来,这一区域的文化氛围将越来越浓。

谋划布局

夜间经济将成亮点

今天,步行街地区主要商家将同步在商场内部开展多种文化、艺术、商业活动,并推出大力度的折扣活动,街区将延长营业时间至晚12点。

随着步行街北延,王府井商圈的夜间经济布局也在加快推进。王府井管委会副主任连占国表示,王府井地区将打造“一院两街多节点”的夜间经济布局。

其中,“一院”指王府井277号院,曾是人民日报社旧址,后建成王府井小吃街和风情街,眼下,以高价散租的个体摊位为主的小吃街正在进行改造提升,定位“金街会客厅”,今后将成为夜间经济的亮点。

小吃街北侧的老北京风情街,今年5月初已完成整治提升,从原来密密麻麻的小门店,优化成如今的特色餐饮、文创店铺,营业时间延长至次日凌晨两点,改造后风情街的绿化水平大幅提升。

“两街”是指王府井东街和王府井西街。王府井东街也就是apm后身,进行环境提升后将专门开设外摆区,打造成游客休憩的落客区。王府井西街将围绕儿童剧院打造儿童艺术体验区,提供适合儿童特点的夜间消费项目。

链接

漫步 两条王府井文化探访路上线

结合王府井步行街北延,东城区文旅局联手业内精品线路设计团队,推出“故宫以东”之王府井文化探访路,包括一条日游线路“穿越七百年的繁华——历史上的王府井”和一条夜游线路“从杂货市场到‘第一商街’——夜幕下的王府井”。两条文化探访线路以City Walk(城市漫步)的形式推出,12人以内成团,行程2小时左右。

活动 “金街过大年”嗨到正月十六

“金街过大年”活动从今天持续至明年2月9日(正月十六),主要包括品质文旅行、年货欢乐购、越夜越美味和健身新体验四个板块。其中,品质文旅行板块,包括嘉德艺术中心举办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王府井书店“全国书店之选”获奖图书展等活动。年货欢乐购板块,包括全国年货购物节北京分会场活动,北京市跨年促销夜经济和购年货活动等。越夜越美味板块,包括新燕莎金街购物中心系列知名餐饮品牌特价夜宵,北京apm购物中心知名餐饮新品试吃及一口价等活动。健身新体验板块,包括王府中环冰上嘉年华、美国宝力豪健身品牌系列体验等。

本报记者 于丽爽 甘南 和冠欣摄

  • 编辑:张晓芳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