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义“工匠精神”?小编认为精细的技术,过人的专注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故宫陶瓷修复专家纪东歌如约而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听听她用匠人之心打造的修瓷青春吧!
纪东歌简介
讲座开始前,大家一起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中展示了故宫众多的精美陶瓷及修复技艺,这些陶瓷的背后藏着今天的主角——纪东歌。
纪东歌老师,大学就读于中央美院的文化遗产专业,后来她拜上海的陶瓷修复高手于爱平老师为师,学成后她又考上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陶瓷考古与研究专业的研究生。
东歌老师说:她太清楚自己的性格了,像上海师父一样做修复,收入会比在博物馆或研究机构高很多,但她宁愿在博物馆做一名修复工作者兼研究人员。她就喜欢单纯的环境,不用考虑物质或名利干扰,单纯面对文物。没什么比实现自我价值更让她快乐。

观看《我在故宫修文物》,让现场观众了解到故宫文保科技部(文物医院)和修复工作的整体情况。
故宫博物院收藏陶瓷类文物超过36万件套,伴随着故宫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和文物捐赠事业的推进,待保护的陶瓷类文物呈逐年递增趋势。2010年故宫博物院开始筹备成立陶瓷修复工作室。
那么在陶瓷修复工作室成立之前,甚至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前,宫廷内大量使用或收藏的陶瓷器,古人是如何修补的?

古代陶瓷修复简史
纪东歌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乾隆时期官窑瓷器的碗 、北宋汝窑瓷器以及唐三彩马的修复前后对比,引入了中国陶瓷修复简史。除此之外,东歌老师还结合文献、传世藏品和考古发现为我们讲述了中国陶瓷发展简史,让大家清楚的了解这一历程。
随着现代文物修复理念形成,历经数代文保工作者的努力,故宫形成了一套有自身特色的可移动文物修复体系,制定出文物修复的七大原则,即真实性、最小干预、可逆性、可识别性、一体性、稳定性与可预见性。

现代陶瓷修复
随后纪东歌老师通过结合唐三彩骆驼、宣德霁蓝地白花盘等文物的修复实例,介绍了保护与修复陶瓷器的有效方法。
一件文物修复需要经过文物信息采集、病害识别、病害性质判定、文物病害评估、撰写评估报告、记录信息、建立修复方案、专家组审核、进行保护修复(清洁、粘结补配、加固、作色、封护)、撰写修复报告、跟踪信息共十一个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破损文物采用的是无损检测法,利用EDXRF-荧光能谱、光学显微镜、激光拉曼等对其病害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保证文物最原始的状态。
由此可以看出,文物修复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传统手工艺,而是需要更加复杂和科学化的团体作业,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珍贵的文物,其修复的背后,是一群人默默的付出,让我们为他们的“匠人精神”致敬!

讲座结束后,现场观众与纪东歌老师进行了问答互动,并献上鲜花表达敬佩之情。
瓷杯DIY


随后,纪东歌老师和大家一起进行了瓷杯DIY,所绘纹样全部来自于故宫院藏瓷器,体验故宫器物之美。典雅秀美或端庄大气的花卉、草叶、龙凤、蝠鱼...... 经过大家的创意,一点一滴,一笔一画,充满了盎然的生机和生活的意趣。
活动结束后,国贸中心领导、国贸中心团委分别与纪东歌老师合影留念,记录这个特殊的五四青年节。


国贸商城将继续与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故宫大师课”,帮助大家走近大师专家,了解更多文物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