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门头沟一个深藏不露的美食街,美味多!优惠多!怎么吃都舒坦!

  • 2019-06-29 14:18:27
  • 门头沟京西杂谈

说起门头沟的美食街还真不少。但是能把大店小吃,同时汇聚在居民区里的美食街,还真不多。今儿就带谈友们去探探这条藏在居民区里的美食街。这是一家可烤可涮又有情怀的餐厅,不光环境能把你代入回80年代,就连吃到的名字和味道也都充满着儿时的回忆。

忆80:这是一家可烤可涮又有情怀的餐厅。不光环境能把你代入回80年代,就连吃到的名字和味道也都充满着儿时的回忆。铁饭盒烤肉能让你吃出当年在大食堂里打饭的感觉。突然你发现,你和朋友之间多出了许多的话题在铁饭盒上翻烤的同时,也能翻出你们的友谊和你们的故事。

当然,除此之外还推出了新品小龙虾和烤乳鸽。在这个烧烤、小龙虾、喝啤酒的季节,有爱吃的美味和聊不完的“想当年”话题,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似乎更近了......这是一家能找到童年回忆和幸福的餐厅~

三姐妹麻辣烫:这是一家有爱的麻辣烫店,就像店名一样,三姐妹在一起快快乐乐的用心经营一家小店。麻辣烫的种类非常多,也可以做成酸辣粉或者冒菜,总之,是一个能把烫菜做成千变万化口味的神奇小店。来她家吃麻辣烫,不搭配点炸串总感觉会少点什么~羊肉的、鸡肉的、鱿鱼的......一共十多种小串,炸的特别酥脆,不经意间一个人就能吃掉一小把。一把炸小串儿再来一碗她家的冷面,香喷喷、冰冰凉的搭配,在这个炎热的季节再好不过了~湖南长沙臭豆腐也是她家的一大亮点,黑如墨,香如醇,嫩如酥,软如绒。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尤其配的浇汁儿味道极好~

陕味油泼面:看店名就知道主打的是西安特色美食。油泼面是陕西面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款,据说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大厨师手工扯面,一根面条就是一碗,撒上辣椒粉、花椒粉、葱花、芝麻,用滚油泼上去,“嗞啦——”一声,喷香惹味,让人欲罢不能!夏天吃尤其过瘾!特色的面食种类也非常多,biangbiang面、臊子面、羊肉泡馍、油泼棍棍面......爱吃面食可一定不要错过这家店。西安地方特色的小吃也很多,秦镇米皮、潼关肉夹馍、西安饮料--冰峰......

浩海食府:这是一家环境高大上,价格很亲民的大食府,1000多平米的面积,可以承接各种聚会宴请。菜的出品也是十分讲究,不管是家常菜还是美味珍馐,都是匠心制作,绝不马虎~到了夜晚摇身一变,音乐酒吧闪亮登场~门头沟人又多了一个夜晚消磨时间,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益友阁融合菜:当你不知道吃什么菜,看着菜谱又觉得没什么新意的时候,试试这家的融合菜吧!将各种菜系有计划性的结合到一起,既有传统又有创新。

传统京味菜--白水羊头:这白水羊头吃的就是原汁原味儿,煮的时候什么乱七八糟的调料都不放,所以除了羊肉的清香味,其他的杂味都没有。做好的羊头色白洁净,肉片薄而大,口感脆嫩清鲜,醇香不腻,下酒倍儿棒!

徽菜代表作--臭鳜鱼:如果你没有以身试臭过这道菜,那可是一大损失啊~这种闻起来臭臭的,一吃就会上瘾的菜千万不能错过!

川菜之传承--精品毛血旺:毛血旺,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凡是下川菜馆的,就一定会点它。汤汁红亮、味浓汁厚,凭借着又辣又爽又开胃的口感长期占据着下饭菜排行榜前10~

草原风情--碳烤羊排:最具烟火气的烤羊排不但不腻,还非常的酥美。可以说是一道非常有特色的草原风情美食。

粤菜口味--台式三杯鸡:色泽酱红好吃又美味的台式三杯鸡是一道广为民间流传的佳肴。爽滑香嫩的鸡肉,再配上一碗米饭,这样的“绝世美味”简直无法拒绝!

大同刀削面:山西是面食之乡,面食种类繁多,其中以刀削面最为有名,可谓“面食之王”。厨师一手托面,一手拿刀,把它削到锅里,刀不离面,面不离刀。一棱儿赶一棱儿,平刀是扁条,弯刀是三棱。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他家除了刀削面有名,山里菜也做的不错,石锅系列的茄子、鱼片、清水豆腐......都非常受欢迎~虽然空调代替了蒲扇,冰淇淋代替了冰棒,但手工凉粉一直都是人们夏日的最爱,这家的凉粉都是纯手工制作,它的味道更加顺滑更加清甜~

怎么样,是不是越看越饿?看到这么多的美食,想好吃什么了吗?没想好也没关系,去了就知道吃什么啦!赶快出发吧!

地址:门头沟区滨河居住区3号德露苑路

  • 编辑:赵怡依(实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