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潭柘寺、宝鸡咸阳炎帝陵……细数那些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

  • 2019-03-04 15:39:49
  • 乐玩北京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编最大的梦想就是游览全世界的名胜古迹。这次给大家带来的是对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休闲场所盘点,这些地方小编只去过一两处,热爱旅行的你是否都游览过呢?

1 京杭大运河

票价: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简介:京杭大运河北起馀杭塘栖,南至钱塘江,全长约39公里,贯穿杭州市馀杭、拱墅、下城、江干四个城区,是世界文化遗产。沿河有很多以运河文化、古街历史为主题的游览点,还有不少博物馆和美食街,这些景点分布得较为分散,如果想要单个到达,会花费太多时间,比较值得推荐的是坐着水上巴士去游运河、享美食、看博物馆。武林门站附近的浙江自然博物馆、浙江省科技馆等适合学生、小朋友来长知识。拱宸桥站旁边的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有许多茶馆、饭店、咖啡馆,晓枫书屋、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就在这里,你还可以逛逛小河直街,这里保留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关键词:历史意义 韵味十足 不虚此行

Tips:步行即可。

2 门头沟·潭柘寺

票价:55元/人,联票(戒台寺、潭柘寺)80元/人,只能在潭柘寺购买

开放时间:8:30-16:30

简介: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馀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潭柘寺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2014年12月18日,北京门头沟区责令景区撤除违规功德箱。2016年12月5日,国家旅游局通报,潭柘寺被警告。

关键词:风景很秀丽 身心舒畅 庙宇众多

Tips:交通线路:从前门、阜城门、乘游7,或在苹果园转931路可直达。从市区出发,可在五孔桥沿阜石路西行走108国道可直达潭柘寺。从野三坡景区出来上108国道,经马各庄、霞云岭、佛子庄直达潭柘寺。

3 宝鸡·咸阳炎帝陵

票价:30元

开放时间:8:00-17:30

简介:炎帝陵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境内的常羊山之上,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主要场所。炎帝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姜水之岸,随着历史发展,其后代又沿渭水向东南又迁徙到湖北、湖南、山西等地,广义上,炎帝是一个氏族部落,存在若干世系。故全国有五处炎帝故里。陕西宝鸡、湖北随州、湖南炎陵县以及会同县、山西高平均被视为炎帝故里。其中,炎帝一,二世均生活在陕西宝鸡,如果按照一世的说法,炎帝只存在于宝鸡。

关键词:人很少 值得一看 山很高

Tips:市内乘坐公交2、6、20、39、40、48路到桥梁厂站下。

4 平凉·王母宫

开放时间:4月1日-10月31日:8:00-18:00;11月1日-3月31日:8:30-17:30

简介:王母宫,又名回山王母宫,乃西王母祖庙,是西王母降生地、发祥地和其祖庙所在地,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城西一华里的“回山”之上。始建于西汉元丰年间,唐宋初、明嘉靖年间曾多次重修,清同治三年毁于兵燹,一九九二年当地政府基于弘扬文化、发展旅游出发,由民间经理会第三次筹划建重修,陆续建成西王母大殿,东王公大殿配殿等主体建筑,回山王母宫是西王母降生地、发祥地、祖庙所在地,一九九年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和中国民俗学会授予“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称号。五帝时,西王母曾派使者帮助黄帝战胜蚩尤族,为统一黄河流域有过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景色优美 门票便宜 很值得去

5 泉州·天后宫

票价:10.00元

开放时间:08:00~17:30

简介:泉州天后宫位于泉州市区南门天后路一号,始建宋庆元二年,泉州是我国海外贸易最高峰-宋元时期的最大港口,妈祖因被引进至海外交通贸易繁盛的泉州港,成为泉州海神,并因漕运及海外交通的发展,成为全国性海神并远播海外,所建官庙宫址地处城南晋江之滨,“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国际观瞻所在,所建庙宇是海内外同类建筑中礼制规格最高。现存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好,仍保留一些宋代构件和明清时代木构。因此,泉州天后宫也是大陆妈祖庙中第一座被国务院审定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编辑:谭雪滢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