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习俗之过春节:抖空竹

  • 2019-02-10 08:03:09
  • 北京晚报

何大齐

抖空竹

老北京春节厂甸庙会卖的空竹是由竹和木料制成的,中空,因而得名空竹。抖空竹是春节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并且在玩耍过程中逐步发明了很多玩法和抖动的花样,有人统计据说达上百种之多,抖空竹也逐渐从最初的单纯游戏发展到表演、竞技、健身等多种功能。

我小时候就特别爱抖空竹,也会很多抖技花样,比如扔高、“放地轴”、“猴爬杆”等,当然我会的这些和真正能登台表演的不可同日而语,杂技演员不仅可以单人操作高难的技巧,还能把空竹扔起来多人互相传递,空竹在空中上下翻飞高速旋转,只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惊叹不已。

其实除了杂技演员,民间百姓中也有不少高手,在公园等空旷的地方时有出现。对于他们而言,抖空竹既是独乐乐的怡情健身之道,也是赢得旁人围观叫好、释放自己愉悦他人的众乐乐之法,公园一隅则成了临时的杂技舞台,这大概也是深具北京特色的一景吧。

卖空竹的

老北京厂甸庙会卖一种带响的玩具,叫做“空竹”。空竹古称空钟、空筝、响铃等,是由来已久的传统玩具。典型的空竹一般分单轮和双轮两种,用竹和木制成——先把粗竹竿锯成一寸多高的竹圈,再在竹圈上锯出一个方孔和若干个细长的窄孔,每个孔内粘上半圆形的竹片形成一个一个小的笛哨,然后用两个圆木片把加工好的竹圈封起来形成一个饼形的圆轮,中间用一段葫芦形的圆柱把两个圆轮连在一起就成了个双轮空竹,单轮空竹则只有一个圆轮,中间装个一头尖的葫芦形木柱。

抖空竹要用两根二尺长的竹棍系上根一米多长的线绳,线绳缠在葫芦形圆柱的细腰部,抖的人双手持棍不断地来回扯动,空竹快速旋转起来,风入笛哨口就会发出清脆的声音了。

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国时期曹植写过一篇《空竹赋》是最早对空竹的记录,距今已有1700多年了。空竹最初的玩法是像现在的陀螺一样用鞭子抽打使其快速旋转发出嗡嗡声,后来发展为在单轮板面上穿一竹棍,上长,下短且尖,用绳绕在上半截竹棍上,用一开孔竹板作平衡支撑,把绳穿过竹板用力一拉,空竹就在地上迅速旋转起来,我小时候就买过这种老北京叫作 “地轴”的空竹。

现在单轮和双轮的空竹在明代就已经出现了,到了清代,抖空竹的方式逐渐成熟,发展成带有表演性质的炫技,直到现代杂技团都有高超的抖空竹技巧表演。

我小时候最爱玩的也是空竹,而且可以抖出许多花样,例如扔高、“猴爬杆”、“放地轴”,经常当着众人逞能表演。空竹这种玩具怕摔,抖不好一失手掉在地上因其高速旋转会摔得十分惨重,摔裂是常事。有裂口就会跑气,抖起来声音会变小而且音色也不好听。修理的方法是熬猪皮鳔胶从方孔灌入后不停地摇转空竹,以此让液态的胶均匀地把裂口粘住,这些活计是我那会儿最拿手也是最乐此不疲的。

  • 编辑:李蕾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