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白水故居变身社区图书馆

  • 2018-09-23 09:57:48
  • 北京晚报

西城区骡马市大街、北京联通大楼的东侧,有一所两进的四合院。此前,这个院子是民国报人林白水的故居。20日晚,“椿树书苑”的牌子挂上了院门,这个古色古香的院落经过改造升级,以社区图书馆的新身份向市民开放。

林白水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位于骡马市大街9号的四合院是林白水居住多年的场所。1990年,这里被公布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按照西城区“书香西城”建设的规划,西城区逐步将区内会馆、名人故居进行腾退,结合文物本身的特点,改造为图书馆、博物馆等特色文化空间,让文物“活起来”。林白水故居就是其中之一。

对林白水故居改造升级,椿树街道不仅实行全程透明的招投标流程,还邀请了周边的居民共同决策。去年7月,49名椿树社区代表参与了林白水故居升级改造的公投票选会,大家经过投票表决,通过了将故居改造为特色阅读空间的方案,并由超爱阅读文化传播中心整理运营。

“我们在筹备椿树书苑时,有一位老大爷来院子里串门,他看见我就走上来对我说:‘我可是当年给你投票的!’这句话让我一下感到重任在肩,一定不能辜负社区居民们的期待。”椿树书苑负责人贺超说道。在椿树书苑之前,贺超和他的团队已经在西城区广内街道、展览路街道成功运营了两家社区书店“甲骨文·悦读空间”,它被誉为“京城最美社区书店”,去年还被评选为十家“最北京”实体书店之一。

在昨晚的开张仪式上,贺超特意邀请了社区居民来到现场,感谢这些为他投票,给予他信任的街坊邻居们。“忙活了一年多,今天就是给大家来交答卷的。”贺超说道。

延伸

计划每年办160场读书活动

据了解,此前的林白水故居虽然拥有365平方米的面积,有两进四合院,但屋内的空间一直被闲置,也鲜少有游客探访。经过一年多的修缮,整个院子焕然一新。院内被划分为活动区、阅读区、儿童区等不同区域,可同时满足百人阅读。全馆藏书15000册,为保证社区读者的阅读与图书市场同步,椿树书苑全新采购的5000余册新书同步上架。未来,椿树书苑还将为读者提供图书借阅、销售、咖啡茶饮等多元服务。

在中厅影壁上,“有如白水”四个字分外夺目。“找了好多天,一个上午找到这个词汇,就像是命中注定一样的合适!‘有如白水’寓意信念与誓言的坚定,风骨与气节的坚守,而这正吻合了林白水烈士的精神,倡导正能量阅读的宗旨。”贺超说。

在接手书苑改造工作后,贺超专门去了一趟林白水的老家福建闽侯,拜访了林白水研究会的专家,了解林白水的生平事迹。贺超本职身份是一位媒体人,因此他对林白水这位媒体行业的前辈怀有很深的敬意。他在网上买来了几乎所有能找到的有关林白水的书籍,陈列在书苑之内,在开馆仪式上,压轴的环节就是为林白水的塑像揭幕。

在贺超看来,椿树书苑与其他书店、图书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实现了阅读空间、文物古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结合。

开馆仪式上,著名作家周国平也来到了现场,他夸赞贺超做了一件好事,认为能在这样一个具有文化韵味的院落里读书,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他还表示,自己住在陶然亭,离这里不远,以后会经常过来看书,与读者们交流。

贺超表示,椿树书苑开张后,每年计划举办160场活动,除了邀请文学名家举办讲座之外,还有读诗会、书画笔会、吟唱会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他还向现场的邻里们发出了邀请:“各位如果有什么一技之长,想要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我们也随时欢迎您来这开讲。”

本报记者 成长

  • 编辑:李蕾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