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登山常识,户外运动需牢记!

  • 2018-09-05 13:54:06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入秋之后,气温适度,气候宜人,是最适合户外运动的季节,让身体受到良性的刺激,会更加容易适应进入冬季后气候的变化。

锻炼还能增强体质,增进机体的耐寒抗病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加大脑皮层的灵活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精力,锻炼后胃液分泌加多,肠胃蠕动增快,可以提高消化和吸收功能。

不过,秋季的户外运动,也有一些“宜”和“忌”,提醒你一定要注意哟!

法则1:户外登山做好准备,防止拉伤

对于任何一种运动来说,准备活动都是必须的,很多年轻人是出门就开始跑,一点儿放松关节和韧带的活动都没有,这是比较危险的。

人的肌肉和韧带在秋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黏滞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小,韧带的伸展度降低。

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指挥能力在没有准备活动的情况下也会下降,锻炼前若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会引起关节韧带拉伤、肌肉拉伤等,严重影响日常的生活,锻炼反而成了一种伤害。

所以无论多大年纪,在锻炼之前准备活动都要做,时间长短和内容可以因人而异,但一般应该做到身体微微有些发热比较好。做完准备活动后,无论进行舒缓或较急促剧烈的活动,身体都能适应,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法则2:做好户外登山运动保护,预防损伤

人的肌肉和韧带在秋季气温开始下降的环境中,容易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

因此,每次运动中也要注意运动方法,除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外,运动的幅度、强度都要重视,不要勉强自己做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

户外运动应结合每个人自己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每种运动都会消耗一部分能量,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并打破身体内原有的平衡状态。

因此,恢复过程是运动的一部分,只有通过适当的休息、补充营养和理疗等方式使机体重新恢复和建立新的平衡,整个身体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

法则3:登山运动及时补水,防止秋燥

从潮湿闷热的夏季进入秋天,一下子气候干燥起来,温度也降低不少,人体内容易积一些燥热,而且秋季空气中湿度减少,容易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嘴唇干裂、鼻子出血、大便干燥等症状。

再加上运动时丧失的水分会加重人体缺乏水分的反应,运动后一定要多喝开水,多吃梨、苹果、乳类、芝麻、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或是平时多喝冰糖梨水、冬瓜汤等食物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

如进行长跑锻炼,还要饮用适量的糖开水,以防低血糖,出现头晕、出虚汗、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应,如果运动量较大,出汗过多,可在开水中加少量食盐,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运动时补水不能在运动前或运动后一下子喝很多,运动前喝多了容易造成肠胃负担加重,而且一动起来胃里咣咣响也影响锻炼,运动后猛喝会带走大量的电解质,部分流出体外,对身体不好,运动时饮水最好能分次少量饮用。

法则4:登高运动循序渐进,切忌过猛

有的人觉得运动量大身体才能练好,其实不然,运动跟吃饭睡觉一样,都是适度才好。运动量过大或过小都对健康没有好的影响,只有适当的运动才能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

不运动身材容易变胖,体内各个器官的机能都会下降,直接引起身体的抵抗力和应激能力降低,导致各种疾病;运动过度则会大量消耗体力而得不到恢复,日子久了反而积劳成疾。

秋季锻炼和其他季节锻炼一样,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锻炼时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这就是效果好的标准。

相反,如果锻炼后十分疲劳,休息后仍然身体不适、头痛、头昏、胸闷、心悸、食量减少,那么您的运动量可能过大了,下一次运动时一定要减少运动量。

法则5:登山及户外运动,不能空腹

有的人,习惯早上起床就先去锻炼,练完再吃早饭,这样对身体不太好。

运动时身体会消耗大量的能量,经过一夜的消化和新陈代谢,前一天晚上吃的东西已经消化殆尽,身体中基本没有可供消耗的能量了,如果还在腹中空空、饥肠辘辘时锻炼,很容易发生低血糖。

起床后运动前应该适当喝些糖水或吃点水果“垫一垫”,这样让身体得到一些启动的能量,会更有利于健康。

运动结束后,可以休息20到30分钟,使心肺功能恢复稳定状态,同时胃肠系统有适当的准备,然后开始进食。

法则6:秋日登山等户外锻炼,保证睡眠

俗话说“春困秋乏”,进入秋季气候宜人,日照时间变短,利用这一好时机尽可能保证睡眠充足不仅能恢复体力,保证健康,也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所以,在秋季要遵照人体生物钟的运行规律,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时再加上有序科学的锻炼,身体才能越来越好。

户外运动一定要在最佳的精神状态和生理状态的情况下,用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健身运动中,才能取得身体锻炼的成果和精神情趣的愉悦。

如果在情绪低落、萎靡不振、体力下降或身体伤病时强行运动,轻则加重器官的负担,重则损害机体的功能,所以进行锻炼也要在睡眠充足、精神饱满的时候进行。

法则7:户外运动时注意衣着,防止感冒

秋季和夏季不同,清晨的气温已经开始有些低了,锻炼时一般出汗较多,稍不注意就有受凉感冒的危险。

所以,千万不能一起床就穿着单衣到户外去活动,而要给身体一个适应的时间。

秋季锻炼时切忌“耍单儿”,不热身就背心短裤上阵,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也容易伤风感冒,应该尽量避免。

出去锻炼时应该多穿件宽松、舒适的外套,等准备活动做完或锻炼一会儿身体发热后,再脱下外衣,免得室内外温差太大,身体不适应而着凉感冒。

锻炼后如果汗出得多,在往回走的路上也要先穿上外套,等回到室内再脱去汗湿的衣服,擦干身体,换上干燥的衣服。

法则8:换季调整饮食,户外运动增强体力

到了秋天,气候宜人,人们都会食欲大振,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

在秋季,既要多吃有营养的东西,增强体力,另一方面也要小心体重增加,尤其是本身就肥胖的人。

其次,在秋季还应注意提高热量的消耗,有计划地增加运动,多爬山、散步,既可心情舒畅,又能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 编辑:崔翠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