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网专访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改变博物馆业态 发挥文创IP影响力

  • 2018-08-06 15:38:16
  • 北京旅游网

【编者按】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全球著名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展现北京各旅游景区风采,让中外游客更深入了解北京景区,全面呈现新时代北京旅游业风貌,北京旅游网即日起对北京各旅游景区负责人展开系列访谈,以飨读者!

在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一片四周空旷的场地上坐落着一家占地8亩的博物馆。走近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房屋状的“猫别墅”和摘录《道德经》文字——“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墙壁。这正是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7月25日,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先生在馆内接受了北京旅游网记者的专访。

北京旅游网:观复博物馆的“观复”两个字出自于《道德经》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以“观复”为名,对这座博物馆而言有什么更深的寓意?

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在创办之初给博物馆起名字的时候,想过很多名字,后来想了想,还是得从先贤著作中去找。然后就看到了老子《道德经》的第十六章里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观”这个字,本身有双层含义,“观”是看,“复”是重复,反复地看,就有喜欢和研究的成分在里面,我觉得这个名字从字面上的意思很好。再加上“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万物都在成长,我看着你轮回。这种感觉特别好,所以最后就定了“观复博物馆”。

北京旅游网:请您简要介绍观复博物馆的经营情况。

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过去博物馆都是国家办,私人是不能办的,但恰恰是这种不能办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像悬崖峭壁上的一颗松树,在夹缝中生存。我们已经存在22年了,我们是5000个博物馆里唯一交企业所得税的。我们不依赖于企业生存,我们靠自身的能力。希望能够延续观复博物馆的品牌和运营方式,希望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依然独立自主良性生存。

经营方面遇到的挑战也很多:办博物馆费用很大,北京馆一年的开销1500万元,有对应的收入才能使博物馆良性运行下去。这是全馆所有人的努力。

我们有三大块收入:第一是门票——传统收入;我们的门票是100元,不能算是便宜。游客来看因为能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我们用票价保障博物馆很好的参观环境和基本收入。

第二是服务类型收入:比如包括人工解说。现在很多解说都智能化了,下个app也能听,但很多人更喜欢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这里面还包括教育类:我们经常开教育课程,很多人愿意付费听,这也是对博物馆的一个支持。

第三项是品牌收入,也是最大的收入。比如我们会接一些节目,《收藏马未都》已经做了9年,这是我们的团队共同的努力。我们用物解释我们的文明和历史。我们做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商品,每个商品卖出去后都有归博物馆的收入。

北京旅游网:听说您曾有过这样的设想:希望参观者来到博物馆,可以进入博物馆设计好的情境,比如入馆就换上相应朝代的流行款服饰,身边一切事物都是特定历史时空的样子。您甚至想过打造高水准的餐厅和休息空间,“上午逛累了,吃顿饭、捏捏脚,下午就有精神看完下半程。”这种设想观复博物馆未来可以实现吗?

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大部分设想都可以实现。你在一个博物馆里可以优雅的呆一天,我希望游客中午休息的时候有一顿非常好的午餐,午餐后有非常好的休息时间供游客选择,至少有两个小时的时间能够彻底的身心放松。比如我曾说我希望做一个按摩室,有时候我在国外看博物馆看得累得不行,“脚心都着地了”。如果博物馆能有一个我说的放松的空间,就可以进行充电,用更好的精力体力看下午的展览。如果你不选择按摩,也依然有其它舒适的放松空间,目之所及,皆为展品或景观。西方人喝下午茶,喝咖啡,实际上就是看街景,没有什么更多的内容。我也希望未来的博物馆有这种状态:互为景观。

我希望博物馆的业态从我这儿开始改变,它不是你匆匆走过看过就结束的地方,而是一个可以常来常往享受的地方。有的时候,一个人喜欢咖啡馆,一辈子去多少趟都不知道,但是好像在他们家门口的博物馆,一辈子就进去一趟。我一定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我希望博物馆的业态更加趋向于服务,能够让每个人在这里身心放松,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觉得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展览的空间,更多的是要有一个消费文化的空间。有教育区、互动区、亲子区域,很多观众一家子来,看完展览,在院子里坐会儿,逗逗猫,觉得身心放松。各得其乐。

北京旅游网:您对观复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期许是什么?

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正在北京筹划建新馆,我会把我名下所有的藏品都捐给这个博物馆,成为社会公物,我自己并不想留着这东西,我也不想留到晚年,我觉得我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就把我的藏品都捐赠,我不背这个包袱,但是我愿意把这个业态做好,让所有人都能感受这个博物馆和其他博物馆的不同。

我有一句话常说:这个博物馆,你没来不能想象,你来了不能复述。我希望未来的博物馆中有大量的你不能想象的场景。

很多展览方式和观众参观线路我们都已经做了很细化的结构。我认为展览路线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大部分人到博物馆都找不到捷径。比如很多老牌博物馆你一进去就晕,不是每个人进去想看某个展览就能准确地过去不走冤枉路。很多单体建筑的博物馆,游客进去后也很难不遗漏地把你想看应该看的都看到,这就和设计的参观路线有关系。

我的博物馆要去掉这些弊端,你进来后用一个最简短的方式,保障你每一个地方不会落掉,你愿意看的地方就慢一点,不愿意看的地方就快一点。

北京旅游网:您曾说“博物馆是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总和的标高”,在您看来,博物馆在一个国家和民族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民营博物馆的角色又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做博物馆的理念最初是从西方传进来的,博物馆是全世界对自己文明总结的地方。我们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延续不断。我们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文明的标高。博物馆通过专业人士捋出思路,你能了解古人曾经达到怎样的高度。

我们今天的博物馆和世界正在接轨。我们还不够。中国的博物馆都是自己的博物馆,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例如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冬宫等都是世界级博物馆,文明的展现不是单体的,是综合性的。我们希望未来的日子里能多走出一步,让中国人多一步思考。

我们这代人已经快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完了,但是不妨碍未来的人继续接着做。我希望观复博物馆是一个建立在董事会制度上的可持续的博物馆。一百多年前美国很多商人决定做大都会博物馆,今天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就是因为它有很好的制度。制度做得好,就可以延续下去。我们的制度正在向它靠拢。希望一二百年后,我们也能够成为世界知名的博物馆,这就需要有大量的文物补充。我们将来会有这样的机制,让每个愿意为自己文化做出贡献的人,都留有自己的芳名。例如美国的弗利尔博物馆、赛克勒博物馆、华盛顿史密森博物馆群,都是个人捐赠的博物馆。

希望我们的眼界能够远一点。希望每个人无愧于自己生活的时代。

我的上一辈,上两辈人能力都比我们好,但是他们没有赶上最好的时候,而我赶上了,做好私营博物馆的这个机会恰恰给了我,我可丁可卯的赶上了时代,我再早生十年或晚生十年,可能都跟这个时代擦肩而过,我可能就去做别的事情了。所以,把博物馆做成社会的公物,并不是我高尚,而是我只能这么做。

北京旅游网:中国的博物馆在宣传、文物普及方面与欧美相比,哪些方面我们做得更超前,哪些方面我们还有距离?

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博物馆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它是人类物质文明达到一定基础上的精神享受。我们做博物馆22年来,游客是一直在上升的,和社会的富裕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我们有什么和西方不同的呢?我们相对来说比较灵活,后发制人,可以把先发制人的弊端改革掉。

我希望从观复博物馆开始改变博物馆业态。如果一个人一年来博物馆5~10次,那我一定是改变了博物馆的业态。未来博物馆可以是一个常来常往的地方。

比如设立会员制,参观者可以经常来。如果你是一个城市的主人,你的朋友到你的城市来,你可以带你的朋友去博物馆逛逛,招待别人看博物馆,远比其他任何形式都更加高级、文明。

北京旅游网:如何更好的让年轻人走进博物馆?

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我们做了一个博物馆的副品牌观复猫。博物馆养了几十只观复猫,他们给博物馆带来了很多很好的效益,比如让人们放松心情,满足一家子参观博物馆的不同需求。这算是我们另辟蹊径。

关于观复猫的书,到今年年底能出版20种,到明年年底能够翻倍。我们还计划想拍观复猫的动画片,希望通过这种大家喜闻乐见的途径,让未来的年轻人走入博物馆。

北京旅游网:很多人是从先知道观复猫而后去参观观复博物馆的,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未来还会衍生哪些与观复猫为IP的文创产品?

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我觉得如果有人通过观复猫知道观复博物馆,说明我们的IP做得很成功。如果我们能再拍出观复猫动画片来,就会更有影响力。观复猫在观复博物馆中具备4层关系,这是在任何场景中都很难达到的。

第一层关系是猫与猫的关系。猫的江湖和人的江湖没有区别,它有它的喜怒哀乐和亲疏远近。有的猫见面打架,有的猫一见如故;

第二层关系是猫与主人的关系。每个猫都和主人之间形成一种依赖关系。

第三层是猫与客人的关系。我们的观复猫因为见客人多,所以不怕和生人接触,愿意与游客打交道。

第四层关系猫与文物之间的关系。我们通过猫,讲述了很多文物,讲述了很多中国文化故事。

比如《观复猫讲文物》、《观复猫小学馆——云朵朵除妖记》,讲述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故事;《观复猫演义》讲了猫的江湖,实际上是在讲人的江湖。

希望把《观复猫演义》慢慢丰满起来,做出动画片。如果我们的动画片有一天能够肩负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任,如果能够让全世界人通过这样的形式来了解中国的文化的方方面面和点点滴滴,那我觉得是一个巨大的成功。(记者:王怡婷  实习记者:贺媛媛)

  • 编辑: 王怡婷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