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著作里的北京城,品读历史文化风韵

  • 2021-11-09 08:55:11
  • 北京旅游网综合

一提到书,你脑海中的浮现的是什么。是书店里书架上摆放着的一本本实体书?又或者电子产品中存放的电子书?其实我们生活的城市也是一本大书,甚或是一直在书写中的一本大书。一个城市的历史、建筑、文化、语言、饮食、人物、习俗……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拼图。让我们翻开这些记录着北京变迁的图书,去探寻这里的历史文化风韵吧!

1.《四世同堂》

这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经典名著,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记叙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中,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那一派古老、宁静生活被打破后的不安、惶惑与震撼,鞭挞了附敌作恶者的丑恶灵魂,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们面对强敌愤而反抗的英勇无畏,讴歌、弘扬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高尚的民族气节,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杰出贡献,气度恢弘,可歌可泣。

老舍先生以深厚精湛的艺术功力和炉火纯青的小说技艺刻画了祁老先生、瑞宣、大赤包、冠晓荷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展现了风味浓郁的北平生活画卷,至今传读不衰,历久弥新……

2.《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祥子来自农村,是个破产的青年农民,勤劳、纯朴、善良,保留着农村哺育他、教养他的一切,却再也不愿意回农村去了。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和希望,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

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连遭生活的打击,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 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最后,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3.《北京:城与人》

赵园先生的这本《北京:城与人》,完成时间是1988年,但到今天仍然能够引发很多思考,或许是因为城市与人的关系在今天仍然值得挖掘,以及北京文化所代表的那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和意义,仍然值得深思,并不能够被简单的处理。

这本书大概可以分成4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性的讲述了城市与人的关系;第二部分的中心是京味文学,分析了作家写作中题材的选择和处理题材的方式,并对一些京味小说作家进行了简单介绍;第三部分主要讲的是北京文化,分析了作为群体性的总体特征的城市文化,当然一种城市的文化与这个城市中人的精神面貌是缠绕在一起的,所以这一部分与后一章节“北京人种种”存在很多重合,尤其是第三部分第五小节“生活的艺术”这一节,这是很难分割的地方,大概也是作者自称“絮烦”的地方。当然,这一对北京文化诚与人的细致分析正是这本书当中最为精彩的部分,是当初京味小说作家集中批判和最为眷恋的部分,也是是赵园先生在写作中情感上最为亲近却又保持距离去深思及辩证特质的部分。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是城与文学,他可以说是对第一部分的呼应和延伸,这一部分城市不再局限为北京,还包含了上海(这一和北京构成鲜明对比的城市),作者分析了文学在这种寻找城市过程当中发生的形式上的改造以及城市这一题材在文学中的呈现和逐渐丰富 。或多或少超出了本书主题,有了更多的自我的表达。这种表达呈现的感觉,与整个北京文化的节制温和的感觉相比,温度稍低一些,色彩却又更亮一些,甚至带着一些怅婉。

4.《咫尺天涯:最后的老北京》

《咫尺天涯:最后的老北京》书中收录了作者肖复兴近年来写作北京的20篇长文和1篇后记,涉及老北京的历史空间、文化氛围和民俗百态。行文重考索,细查古籍、笔底钩沉与实地考证相结合,内容丰满立体可信。肖复兴表示,希望这本书能够写出老北京从历史长河中延续下来、流淌下来的变与不变的辩证之流、交错之流,以及和这座古都有着切肤之痛的共同的情感,与这座古都血脉相连的共生共有的记忆。

书中收录的36幅手绘插图均为作者亲笔绘制,画中景象大多今已不存。50年代的崇文门城楼、珠市口的老开明戏院、儿时的粤东会馆老院、东四八条的朱启钤故居、东兴楼老饭庄、前门大街五牌楼、长安街上的双塔、胡同里的韩公祠老庙……画中的景象,有的永远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有的则被时代的雕刀刻画得面目全非、风光不再。作者感叹“我笔的速度赶不上拆的速度”,他或赴实地考察写生,或根据记忆、史料并融入独到的理解,所画之物重神韵,笔墨讲求情趣,展现了文学家“另一枝笔”的风采,丰富了今人的历史想象,为昨日的世界留下了珍贵而独特的存照。若有机会,读者更可以边读边走、按图索骥,从“古今异同”中收获乐趣和感悟。

5.《天坛六十记》

北京是肖复兴的生身之地、安居之所,同时也是他的心灵憩园与精神原乡。从《蓝调城南》到《我们的老院》,再到《咫尺天涯:最后的老北京》,肖老以笔为锄,甘之若饴地耕耘着自己的“老北京系列”散文园地。如今,一方名为“天坛六十记”的新花圃被精心开垦,于是,北京的地标性建筑天坛重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天坛,在众多的散文写作者眼中定格为一座历史悠久、气势恢宏的皇家祭坛,笔墨所到之处,尽是些关于天坛历史沿革、祭祀典制、建筑布局、风物景别、人文掌故的记述与描摹等等。“从小就进出天坛,将其视为自家后院”的肖复兴却反其道行之,以细腻温润的笔触、朴实真挚的文字,专注于蒲公英飞散的隐秘角落,记录下“如水如云一般来来往往于天坛的寻常百姓庸常的生活点滴,普通人生平凡的际遇投影”。

肖老在“后记”中坦言:“《天坛六十记》不是一本介绍天坛历史或书写天坛风景的导览之书,它只是我在天坛所见所闻所画所遇所思所忆的拾穗小札,是一本个人片段式、短制式的即兴随感。”由此可见,天坛并非是书中的主角,而是媒介和载体,是我与他人、我与心灵、我与城市、我与世界对话交流的空间场域。这本书真正的着眼点在于呈现“我与天坛”的互文互质、彼此交织的辩证关系。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天坛的各个角落遍布着“我”的足迹。作者以画为媒,睹物怀远,触景生情。纯真的儿时玩伴,峥嵘的知青岁月,大院里的人事过往……那一段段难忘的记忆如同神乐署演奏的韶乐一般在回音壁前、坛墙根儿后、柏树林间、花甲门内、藤萝架下、三角梅旁反复回响。

《天坛六十记》的匠心之处就体现在,古稀之年的肖复兴对于“时空哲学”有着切身的生命体验与本能的艺术自觉。先来说“空间”。作者在《画为媒》一节中写道:“到天坛写生,不仅为了画画,还可以接触好多人,随手记下各色人等的人生百态与百味。”这种以画识人的“城市萍水相逢逻辑”无形中为文本的空间结构赋予了更多的审美丰富性。书中的诸多篇什都是以“画中画”“景中景”“戏中戏”的方式呈现,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如古典园林建筑一般“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错落感、层次感、纵深感。尤其是《画像》一篇,我在画天坛美景,亦成为他人画中之景,宛如诗人卞之琳的《断章》重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再来说“时间”。如同天坛的圆形建筑结构一样,全书无论是在总体的书写体例上,还是具体的文本内容中,都带有鲜明的“轮回”色彩。古人云,天道循环,无往不复;古代纪年,又以六十载为一甲子。《天坛六十记》既是对天坛建坛六百周年的一份纪念,也是对寻常百姓生活点滴的记录与品味,更是作者于迟暮之年对于人生过往的回眸与反刍。正如全书最后一篇散文《六百个春天》开头所言:“春天又要到了。这将是天坛度过的第六百个春天。对比古老的天坛,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都会生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慨。”

天坛,从皇家祭坛,到大众乐园,经历六百年沧海桑田的变化之后,对于我们如今意味着什么?或许,每一位读者都能从这本《天坛六十记》中读出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吧。

6.《太和殿》

翻开《太和殿》,雄伟壮观的太和殿全景图扑面而来,阳光沐浴下的太和殿,历经300余年沧海桑田,依旧展现出勃勃生机。当激动、震撼、自豪交织在一起时,你会迫不及待地想进入太和殿的世界,了解它的前世今生、里里外外、上上下下。

太和殿作为故宫中体量、等级都无出其右的建筑,除了宏伟的造型、华美的装饰赋予它极高的审美价值之外,从整体的柱架、屋顶,再到局部的榫卯、斗拱,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中国古建筑的高超技巧与智慧。《太和殿》这本书作者事无巨细地解读了太和殿地基、柱架、榫卯、斗拱、屋架、墙体的构造组成及其中蕴含的古代力学智慧。

太和殿门窗的装饰之美、斗拱的秩序之美、藻井的对称之美、屋顶的曲线之美、彩画的色彩之美等,也在书中一一以文字和图片方式呈现。而太和殿屋顶宝匣体现的镇物文化、屋顶五脊六兽体现的防灾文化、殿内外陈设体现的祥瑞文化、数字“九”“五”运用体现的皇权文化等,也被一一道来。

对于太和殿的解读,《太和殿》一书动用了500幅图片。通过这些图片以及线条图,作者解读了太和殿的基础、立柱、榫卯、装饰、斗拱、屋顶、地面、墙体、色彩、陈设等,有近400个“零件”的细节。一座伟大古建筑的内在秘密一览无余,令人震撼。

7.《老北京述闻》

“老北京述闻”系列丛书共12卷,分别讲述了北京三千年历史文化的历史典故、人文地理、古都文脉、戏曲曲艺、风物民俗、建筑名胜、胡同街巷、名人故居、京城会馆、传说故事、饮食名馔、史籍志书等,内容上涵盖了北京的皇城文化、士大夫文化、市井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这套丛书有五个特点:一是坚持了政协文史资料编写“亲历、亲见、亲闻”原则;二是在传承北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近年来考古发现和北京史研究成果,使老北京述说更加详实可考;三是将丰富多彩的老北京文化分为12卷,有历史典故、人文地理、营国故事、古都文脉、戏曲曲艺、风物民俗、胡同街巷、名人故居、京城会馆、饮食名馔、史籍志书、传说故事;四是行文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活泼,兼顾知识、趣味和可读性;五是书籍装帧精良,恰到好处,考究而不奢华,适宜大众市场和阅读。

北京有三千余年建城史,八百余年建都史。古都文化源远流长,京味文化脍炙人口。讲好北京故事,述说风土人情、民间万象、人生百味,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老北京述闻”系列丛书在语言风格上非常注重文化讲述的故事性,行文活泼生动,兼顾了知识高度和可读性。从策划到执行,《老北京述闻》丛书的编写得到了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出版集团等北京文化建设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的资源支持,各分卷作者多是北京文化建设各领域专家。

何谓“老北京”?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泛指过去的北京历史文化,内容又多展现近代以来文人墨客记忆犹新、带有“淡淡乡愁”的北京古都文化和京味儿文化。在北京前面加“老”字,透着人们对这一文化现象的敬重、敬畏。诚然,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都有精华,也有糟粕,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就是要与时俱进,去其糟粕,弘扬其精华、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坚定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自信。“老北京述闻”就是这样一套丛书。

8.《故宫六百年》

《故宫六百年》以紫禁城建筑的空间次序横坐标,以紫禁城历史的时间次序为纵坐标,立体、全景式地反映紫禁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通过对紫禁城六百年历史的回顾,揭示定都北京的历史意义,展现中华文明在宫殿建筑、园林、绘画、读书藏书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

作为故宫博物院的一名研究者,祝勇近年来持续书写着故宫的典故与传奇,从《故宫的风花雪月》《故宫的隐秘角落》《故宫的古物之美》到《在故宫寻找苏东坡》,或借物咏怀,或凭卷追思,从独特角度展示了一个丰富深邃的古典中国。新作《故宫六百年》更可以视为他此类作品的集大成者,有系统有条理地讲述了故宫的方方面面,似水流年,小处生动,大处磅礴,充满了一个文人与学人对于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9.《北京老规矩》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老北京人的礼儿多是出了名的,尤其是满族在旗人家,特别有讲究。只要是这北京城圈子里的人就一定得讲规矩, 这规矩就是北京人常说的一句话,“您瞅这人嘿,怎么连个礼儿面儿都不懂啊”。老北京人顶在意的就是礼儿面儿,都是从小就立规矩。早年间,家里就是揭不开 锅,这些个礼儿面儿不能忘,忘了让人笑话。所以外地人都说北京是天子脚下,规矩大,礼儿多。

老北京人的“礼儿”,不是宫廷礼仪,也不是官场上的逢场作戏,它来自于民间,是百姓当年自觉自愿遵守规则、靠实践得来的民俗,是经过数百年的演 变过程,保留下来的精华和宝贵遗产。如今这些老理儿大多已被人们淡化,甚至完全消失,人们按照新时代、新节奏生活,无可非议。但是,老规矩的内涵和骨髓是 文明修养礼貌待人,这一点应当是作为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的中国以及每一个中国人的必备。换言之,老规矩应当发扬光大,应当是更多人的规矩。老规矩不老,也不会老。在新的时代,老规矩还会被注入新的血液,焕发出新的青春光彩。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