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除了摔着玩儿,还可以捏成各种形状,泥塑就是这么演变而来。又到周末啦,今儿个咱们一起聊聊京津冀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
泥塑(天津泥人张)
天津泥人张彩塑是一种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美术品,它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
张明山是泥人张的创始人,18岁即得艺名“泥人张”,以家族形式经营泥塑作坊塑古斋。他“技艺高深、触手成像”。1915年,张明山创作的《编织女工》彩塑作品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张玉亭的作品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誉奖,后经张玉亭、张景福、张景禧、张景祜、张铭等四代人的传承,成为中国北方泥塑艺术的代表。
泥人张彩塑在艺术上继承了我国古代泥塑的优秀传统,并有所发展和创新。张明山父子为中国泥塑作品从佛殿神堂步入寻常百姓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堪称我国近代泥塑艺术巨匠。
泥塑(玉田泥塑)
玉田县因古人种玉的传说而得名,它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燕山余脉南麓,正当京、津、唐之间。玉田泥塑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玉田泥塑以历史人物、神话故事、田园动物等为题材,用泥土捏塑形象,经彩绘后成为泥埙,供少儿把玩。其造型一般为椭形体,单纯简练,半塑半画,以画为主,内镶苇笛,外部用白色作底,敷以红、黄、绿、黑各色,色彩强烈,但整体上感觉十分协调。泥塑制作过程井井有条,包括取土和泥、捏泥胎、制泥模、合模装笛、修整晾晒、铺白粉底、调胶、敷彩八道工序。玉田泥塑的代表作有《八仙过海》、《麒麟送子》等,这些作品形象生动,寓意吉祥,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玉田泥塑独具一格,在河北泥塑中首屈一指,在我国民间泥塑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是燕赵地域文化和民间泥塑史研究的重要对象。
泥塑(北京泥人张)
东城区“泥人张”彩塑(北京支)代表性传承人姚晓静向大家展示泥人制作。
说起“泥人张”,首先想到的是天津“泥人张”,其实在北京也有一支“泥人张”,他们与天津“泥人张”同宗同源。“泥人张”彩塑艺术自清道光年间形成以来,经过新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探索、实践下,使“泥人张”彩塑艺术成为雅俗合一的中国民间艺术的代表。
20世纪50年代,天津“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祜将“泥人张”泥彩塑艺术带进京城,培养了一大批彩塑人才,让“泥人张”从家庭传承走向了社会传承。
泥塑(北京兔儿爷)
“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在文学经典作品《四世同堂》里,老舍先生用一段生动细致的话语描述了北京传统的泥塑手工艺品——兔儿爷。
2014年,北京兔儿爷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兔儿爷也逐渐成为游客最喜爱的“北京礼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