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一名缘何而来?相传和万历皇帝有关

  • 2021-11-11 09:50:38
  • 北京晚报

京西多山,地理与心理的两种认知造就了两个“西山”概念——大西山和小西山。大西山连绵起伏,北起居庸关关沟,南抵拒马河谷,东临北京冲积平原,西与河北省交界,跨越昌平、石景山、门头沟、房山等区,是北京西部山地的总称,属于太行山脉。而小西山没有清晰的地理界线,只是一个人文概念。老北京人所说的西山,是指距离北京城区最近的西部山地,其不以磅礴雄伟的气势取胜,却以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人称道。

在长安街西延线上,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着八宝山、老山和石景山,这三座小山海拔不高,其貌不扬,却隐藏着无数故事和传说。如果说一方水土成一方气象,那么就人文而言,这些小山可谓气象万千。

八宝山出土《华芳墓志》

从天安门一路向西,过了玉泉路,便是八宝山。将永定河冲积平原上的那片残丘称作“山”,似乎有些勉强——论高度,海拔仅103米;论形状,几乎看不出山的轮廓。

很久以前,八宝山是北京西郊的一片坟场,既有寻常百姓的坟茔,也有达官贵人的陵墓。1965年7月,地铁一号线施工时,在地铁八宝山站东北侧挖出一座椭圆形券顶古墓,经文物部门鉴定,此乃北京地区罕见的西晋古墓葬。于是,文物工作队迅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尽管这座古墓曾两次被盗,但仍出土了大量国宝级珍贵文物。比如:《华芳墓志》,全文1630字,为北京地区已知字数最多的晋代墓志铭,文中确定了燕国蓟城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史地考古价值,也是研究西晋士族制度的重要史料;骨尺,长24.2厘米,宽1.6厘米,为北京地区现存最完整的标准晋代古尺;银铃,直径2.6厘米,球体上部以银丝编成乐工8人,分别吹奏笛子、排箫、喇叭等乐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墓主人华芳为华歆的曾孙女,而华歆在曹魏时期位列三公,是曹操的股肱重臣,陈寿所著《三国志》和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都有他的身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华芳墓志》的作者为华芳的丈夫、幽州刺史王浚。据史料记载,王浚曾参与西晋八王之乱,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他不惜引进北方游牧骑兵,攻城略地,残害百姓,《晋书·王沈附王浚传》称其“为政苛暴,黔庶荼毒”。然而,在妻子华芳面前,王浚却是一个怜香惜玉的暖男。从18岁嫁给王浚到37岁因病去世,华芳与王浚共同生活了近20年,情深义重,留下了一段伉俪佳话。华芳离世后,王浚悲痛欲绝,亲自为爱妻写下了荡气回肠的墓志铭。如今,八宝山古墓群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顾名思义,八宝山与“八宝”有关。而对于“八宝”的内容,众说纷纭。有说是山上曾有藏宝洞,洞中有八种黄金物件;有说是曾有八色土;有说是八宝山曾出产八种建筑材料,即大白、青灰、红土、坩土、黄浆、板岩、砂岩、马牙石;还有一种说法,是山上曾有多种寺院,人们便取意佛家的八种圣物,将此山称为八宝山。

传说终归是传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如果说这些传说有什么现实意义的话,那就是成就了八宝山的鼎鼎大名。

老山有汉代王陵

坐落于长安街西延线北边的老山,古时称鳌山,因为山形酷似一只巨大的海龟。这只海龟在永定河冲积平原上蛰伏了多久,已无从考证。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海拔百米的山丘没有长高,却留下众多传说。

在成为郊野公园之前,老山南麓曾有几个形状怪异的土堆,仿佛倒扣在地上的计量粮食的器具——斗。相传,那是杨六郎屯土退辽兵时留下的。不过,老山的名声大噪,却是老山汉墓的发掘。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汉代大墓所独有的“黄肠题凑”。东汉经学家郑玄在为《礼记》做注释时曾写下这样的文字:“题,头也;凑,聚也。”专家由此推断,“题凑”就是将切割成长条状的木头码放在一起,形成一堵木墙。“黄肠题凑”是指用柏木条码成的木墙,因为柏木心是黄色的,切割成长条状后,宛如一根根黄色的肠子,故称“黄肠”。

老山汉墓俯瞰图呈“回”字形,“题凑”墙在墓室中围成两道回廊,即外回廊和内回廊。外回廊相当于外院,内回廊相当于内院,棺椁放在内回廊围成的后室中部,是墓室的核心位置。尽管相隔两千多年,但那些长方形木条一根挨一根整齐地码放在一起,仍显得十分坚固,丝毫没有倾颓的迹象。

那么,老山汉墓的主人是谁呢?据专家推测,她是汉武帝之子燕剌王刘旦的王后。北京地区处于中原与塞北对峙的前沿地带,将自己的三儿子刘旦封至燕地为王,可见汉武帝对刘旦寄予厚望。然而,刘旦经不住皇位的诱惑,当他的大哥刘据死于巫蛊之祸,二哥齐王夭折,他看到了继承皇位的希望。公元前88年,汉武帝病重,刘旦派使者请求值宿宫禁,言外之意是准备接班。汉武帝一怒之下将使者下狱,并削去燕国的三个县邑,以示惩戒。

汉武帝驾崩后,幼子刘弗陵即位,史称汉昭帝。汉昭帝在位期间,刘旦先后三次谋反,均未成功。刘旦死后仍以诸侯王的丧仪入葬,昭帝看在兄弟情分上,没有废除刘旦的王爵,而是赐谥号“剌”,意为“暴戾无亲”。

老山已经改造成郊野公园,公园修建于2008年,那一年的奥运会山地车比赛在这里举行。如今,作为全民健身基地,老山的体育元素随处可见。我工作的写字楼离老山很近,所以经常去那里暴走健身。沿着环山路,走过一片片茂密的树林,走过老山驾校训练场,走过老山汉墓,也走过那些被山风收藏的传说。

石景山古称仙山

我在永定河大堤拍摄石景山时,一列火车从山体隧道驶出,那条穿山而过的铁路是北京首条磁悬浮列车专线——S1线。长安街西延使丰沙铁路从永定河大堤前东移50米,在转入地下后由南向北穿过石景山,而S1线则在丰沙铁路上方14米处由东向西穿过石景山。这样,山内便有了十字形的上下两条隧道,从而打破了这座京西历史名山亘古不变的宁静。

永定河东岸的石景山位于原首钢厂区西北角,是石景山区的地标,石景山区因这座小山而得名。作为太行山余脉的石景山海拔仅184米,却因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离奇传说被称为“燕都第一仙山”。

早在新石器时期,石景山一带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那里也是大禹治水、昭王建三宫一台的地方。唐朝幽州节度使刘济曾在石景山刻经、藏经,山上还留下了元代治理永定河的石刻。石景山在历史上形成了南道北佛的格局,天空寺、孔雀洞、本来洞、东天门、南天门等佛教、道教建筑群依危崖、临绝壁,壮观而险峻,加上石佛、石屋、古井、玉皇神祠的御路等,俨然成了一个笼罩着神秘色彩的地方。

我曾多次到石景山考察。这座京西名山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名称可见一斑。石景山共有四个名称——湿经山、失经山、石井山和石景山,每一个名称都有一段有趣的传说。这里只说石景山一名,这个名字有两种解释,一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山体怪石嶙峋,自成一景,故名石景山;二是因万历皇帝的摩崖石刻——灵根古柏而得名。相传万历皇帝26岁那年游览石景山,在藏经洞旁见一古柏突兀于巨石夹缝间,盘根错节,甚为奇妙。一位老僧告诉他,古柏为战国时期燕昭王所种,树龄已近两千年。人吃了古柏的树籽儿,可以祛病消灾,长生不老。万历皇帝听罢,兴致勃勃地写下了“灵根古柏”四个大字。老僧请人将其镌刻于崖壁上,成为山石间一景,石景山也因此而得名。

所谓“燕都第一仙山”,大抵与这些传说有关,虚无缥缈的传说使这座河畔小山有了超凡脱俗的气象。

  • 编辑:宋砚凝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