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流失文物追踪:避免重演“圆明园罹劫”的“国难”

  • 2020-11-11 10:43:03
  • 北京晚报

▌肖伊绯

至今年圆明园罹劫160周年之际,仍无法准确统计出圆明园流散文物的具体数量与品名。岁月更迭,世纪蹉跎,数量难以确计的圆明园遗物,在被劫掠海外之后,迭经数次易主与迁移,有些恐怕已因种种原因彻底毁失而无迹可寻了。如此这般,完全追求确切数据,逐一追索流失文物,并非易事,一时也难以成事。

正因为如此,如今纪念“圆明园罹劫”的意义,除了铭记国耻与反对侵略之外,更应有知耻后勇、振兴中华之意。只有这样,方可避免重蹈保守落后之覆辙,方可避免重演“圆明园罹劫”这样的“国难”,方可使每一件历经艰辛、重归祖国的圆明园流散文物,重焕民族复兴之信念。

英国曾设圆明园文物专卖店

清光绪帝的英文教师张德彝曾任驻英、意、比等国公使。早在1866年,年仅20岁的张氏以同文馆优秀毕业生、清政府首次赴欧旅游团成员身份出国游历,归国后写成日记体游记《航海述奇》一书。

据书中记述,当年四月初四,张氏在英国游历,偶然间发现一处专门售卖圆明园流散文物的古董店。货架“上下罗列者,皆圆明园失去之物,置此赁卖”,可供顾客挑选的中国古董品类,也是应有尽有,“见有龙袍、貂褂、朝珠、太后朝珠、珠翠、玉石、古玩、诸般画轴、神像、金鸡。其中天马、银鼠等衣,皆御用之物,睹之不胜恨恨,乃辞出”。

仅就笔者所见,张氏这一则记述,应为国人于海外亲睹圆明园流散文物的最早记述。当时已是圆明园罹劫六年之后,海外仍有这样的“专卖店”存在,一方面可见英法联军当年劫掠数量与品类之丰,另一方面也可见海外售卖“战利品”并无任何限制,是官方默认的、合法化的经营常态。

继张氏首先在海外发现圆明园流散文物“专卖店”之后,清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中,又出现了一则关于圆明园流散文物的海外见闻。这一次,乃是在法国巴黎东方博物院中,发现了圆明园旧藏玉印。

据薛氏日记所载,1890年,其在法国巴黎东方博物院的“中国展室”中发现“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薛氏的记述虽较张氏见闻晚了20余年,但确切说明了文物形制及基本特征,自然又更增一层史料价值了。

到了1903年,著名学者梁启超又在美国波士顿博物院发现了大量中国文物,其中“中国宫内器物最多”。梁氏认为,这些器物半数为圆明园旧藏珍品,另一半则为美国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时,于1900年从北京皇宫中劫掠的。

在这些已为美国馆藏珍品的圆明园流散文物中,一块清咸丰帝曾使用过的怀表,特别引起了梁氏的关注。为之记述称,“其雕镂之精巧,殆无伦比。表大不过径寸,其外壳椠两裸体美人倚肩于瀑布之上,两鸟浴于瀑布之下。表机动则瀑布飞沫,诚奇工也。”此外,还有“雕玉物品、雕金物品、古近瓷器几数百事,并庋一龛,不遑枚举。”这些见闻,都被梁氏写入了《新大陆游记》一书。

时至1905年夏,因“戊戌变法”失败而流亡海外的康有为从德国转赴法国游历之际,又在两处博物院中亲睹圆明园流散文物,为之沉痛感慨,发出了著名的“伤心”之叹。这两次参观经历,康氏写入《欧洲十一国游记(第二编)》一书。初次参观经历之记载,原文摘录如下:

光绪三十一年七月,游法国欹规味博物院。此院一千七百年路易十四所开。来游此乎,则伤心处矣·郜鼎入于鲁庙,大吕移于齐台。中国内府图器珍物在此无数,而玉玺甚多。则庚子之祸也。呜呼·观内府玉印、晶印无数,其属于臣下者不可胜录。今摘御玺录于下:

一、乾隆御笔白玉方玺:高、广二寸,篆文。二龙争珠纽,雕刻极精。

二、“保合太和”碧玉玺:方二寸半,龟纽,篆文。

三、“烟火长春”汉玉印:壶芦样,长二寸,篆文。

四、“圆明春山”绿白玉玺:方广寸半,篆文。

在那些触目伤心的帝国瑰宝之中,康氏对“圆明春山”玉玺印象最为深刻。睹物思园,令其追忆起清末(约1895年前后)游圆明园遗址时的情景。当时,园中尚余一些较为完整的建筑景观遗迹,矗立一隅的西洋楼尚未完全毁圮。在康氏眼中,圆明园中的西洋楼,其建筑样式与体系,简直可称是西洋现代建筑的“祖本”。

驻足于圆明园遗物之中,注目于“圆明春山”玉玺之前,康氏百感交集,在游记中又特为此物加以注释说明称:

“圆明园毁于庚辛之役,是役法国与焉。此玺或庚申流落。嗟呼,京邑两失,淋铃再听,而不之戒,岂非安其危而利其灾耶!苟不若此,国安得亡。睹玺凄然。”

继参观欹规味博物院不久,康有为又赴乾那花利博物院参观。据其记述可知,该院于1879年开放,内藏来自中国的无数奇珍异宝,多为做工精细之选。其中宏大奇绝之物,如一整块碧晶,大为五六寸;又如一白玉大瓶,高为一尺多;再如一白玉山,高也约一尺多,其所刻峰峦楼阁以及人物极为精美。有十一个玉瓶,大小不一,但都十分华丽美妙。还有玉刻绮春园论十简,玉简的面、底部皆刻有龙,精美之至。其余五色玉盘、玉池、玉屏、玉磬、玉罗汉、玉香椽等,也都属精绝珍罕之物。所有这些馆藏品,康觉得,皆是中国累世之精华瑰宝,其中也不乏圆明园流散文物。

“洋书”大量披露圆明园流散文物

概观从1866年至1905年间关于圆明园流散文物的记述,张德彝、薛福成、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的记述最具代表性,也最具可信度。因诸人曾经所具备的非同寻常的社会地位与资历,有案可查、确凿无误的亲历亲闻之事实,使其记述具有可以等同于史料的价值。与此同时,又因其文笔生动鲜明,且均曾作为著述公开出版,有相当的流传度与影响力。

不过,这些记述也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毕竟,这些文物已然从“战利品”化身为“收藏品”,散落在英、法、美等西方各国公私收藏机构之中了。仅就学术研究价值而言,这些记述合在一起,亦抵不过一部“洋书”——1904年在英国伦敦初版的、卜士礼所著《中国美术》(Chinese Art)。这亦是令人无可奈何,只能徒叹奈何之事。

卜士礼所著《中国美术》后来被翻译成了中文(戴岳译,蔡元培校),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23年6月初版。正是这部书,率先透露了部分圆明园流散文物的去向,更辅之以大量图版,向中国读者展示了这部分文物的真容。

不过,仅仅从书名着眼,此书很容易被归于当年大量舶来的西方学者所著中国艺术研究类著述之列。至于其内容品质是否出众,专业水准是否高超,国内一般读者乃至非艺术类专业读者,一时都很难予以品评,以至于很容易忽略此书。加之此书售价不菲,定价大洋两圆,国内一般读者也难以购置研读。

翻检此书,不难发现,书中图版极其丰富,从单页铜版图至文中插图,合计达235幅。除却卷上雕刻、建筑部分的配图为尚在中国境内的不可移动文物之外,卷上其余所涉玉器、漆器部分内容的数十幅插图,以及卷下陶瓷、玻璃(琉璃)、珐琅、首饰、织物、绘画部分内容的135幅配图中的中国艺术品,皆为英国各大博物院、公私收藏机构的藏品。略微翻至书末附录的图注,便能发现,书中不但确有来自圆明园的流散文物,而且品类与数量还颇具规模。仅珐琅器与首饰类器物已有如下五种:

第九十图,外镶珐琅香炉,上有盖,刻释家图像,圆明园中物;高十一寸,径十三寸。

第九十一图,外镶珐琅象,背负花瓶,得之于圆明园中;高十四寸,长十六寸五分。

第九十二图,外镶珐琅冰函,盖镂花纹;怪狮立其上,二像跪承之;乾隆时制;高二尺四寸五分,长三尺七寸二分五,得之于圆明园。

第九十七图,有盖圆盒,槌成花纹,填蓝黑色珐琅,外镀金,内填翡翠色珐琅;高五寸二分五厘,径十五寸二分五厘,得之于圆明园中。

第一百零九图,得于圆明园中之凤冠,以镀金银丝结成花钗,像蝙蝠之形;饰以翠羽及珠旒;高六寸八分七厘五,阔十寸三分七厘五。

流失文物上存留火斑

卜士礼所著《中国美术》对圆明园流失文物的描述,往往还透露出不少重大历史信息及线索。譬如,卷上第三篇“雕金”部分,就提到了一只从圆明园中劫掠而来的明代香炉,其特别之处在于炉身之上竟留下了1860年焚毁圆明园时的火斑。原文记述如下:

“近世铜香炉,亦多有模仿古器者。如图五十四所示之炉,1860年得之于北京圆明园中。缘边及四脚宛似竹制,腹盖间雕卷云螭龙,顶纽亦然。两耳似螭龙,四足三爪。腰袅娜如蜥蜴,尾部纵裂,如图55所示。底塑六字,文曰‘大明万历年制’。万历间以善造铜器著名,故多有伪造此时款识以欺世贾利者。惟此炉为皇宫中物,且因1860年圆明园被焚,其上有为人所难伪造之火烧斑点,故确为万历时物无疑。”

又如,卷上第五篇“雕漆”部分提到一对清代乾隆御制龙纹雕漆大瓶,也是自圆明园劫掠而来的北京雕漆的顶级作品。书中这样写道:

“千八百六十年,英法联军破北京,劫圆明园,掠取其中之漆器宝物,故至今英国博物院中,陈列北京雕漆独多。内有二大瓶,高三尺,相传乾隆时作。乾隆时者,清代工艺最盛之时也。其瓶之一,示于八十六图。周身卷云中雕五爪龙。珠嵌其间,赫弈有光。龙五爪而数为九。九者,老阳之数也,惟人君乃能用之。瓶之某部雕叶状花边,口部以镀金银圈固之,缘边则刻卐字纹。”

再如,卷上第六篇“琢玉”部分提到一件多种宝石制成的朝珠与另一件碧玉龙纹蟠寿瓶,皆自圆明园劫掠而来。书中如此记述:

“示于图九十二者,为朝珠。1860年,得之于圆明园。其数一百零八,多以琥珀制成。惟其中有三大者,则以绿灯柱玉制之,配分三处。又有三十粒小者,以钢玉制之,分串三绳。三绳下各附小坠,亦钢玉制成。中央悬一玉牌,四周嵌银,内填翡翠。”

“第九十六图之瓶,亦圆明园中物。全身由碧玉制成,上有盖,盖顶镂五龙。四角外出,两耳作龙形,有环套其中。足为圆形。腹面雕浅突卐字花带。内刻寿字六,每寿字左右,皆以龙翼之,所谓双龙蟠寿也。”

诸此种种内容,读者一掠而过,亦可得之一二。此外,关涉圆明园流散文物,原著作者无意或有意遗漏文物出处及说明者,更兼中译有所误漏之处,恐怕还有不少。仅此简单记述,已令初读者动容感愤——竟有如此之巨量、如此之宝贵的圆明园文物被劫掠而去,何以竟有如此毫无掩饰之意的原著作者,将此令中国读者痛心疾首之物频频纳入专著,还要以此为典型来解说所谓“中国美术”?

更有甚者,原著作者甚至在书中断言,“中国珐琅物品之陈列英国博物院中者,多而且善。其重要者,都于1860年时自圆明园掠来”。查是书卷下第九篇“珐琅质”部分之配图,计有19件中国珐琅器单独摄图。据此断言,几乎可以判定,这19件中国珐琅器极可能全部自圆明园劫掠而来。

那么,问题接踵而来:这原著作者究系何方神圣,竟有如此断言之魄力?如此这般,就有必要约略了解一下原著作者与原著初版的相关情况了。

此书中译本初版之时,原著作者扉页署名为“波西尔”,图书预售广告上又称其为“白谢尔”,全书最末的版权页上则署有英文原名S.W.Bushell。据考,此书作者英文全名为StephenWoottonBushell,曾于1868年至1900年居于北京,出任英国驻京大使的医生。因其精于古董鉴赏,又长期驻华公干,曾受大英博物馆及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以下简称为VA博物馆)的委托,在北京搜寻中国文物。

事实上,此人还有另一个在所谓“古玩行”与“汉学界”通行的中文名“卜士礼”。在当时海外古玩与汉学两界,卜氏最为精通的乃是对中国瓷器的收藏与鉴赏,曾编译中国明代项元汴所撰《历代名瓷图谱》。

1904年,卜氏即应英国VA博物馆之请,编制出版了《中国美术》(Chinese Art)一书。此书初版本的封面下端,明确印有“VA博物馆艺术手册(导览)”。纵观书中所收中国艺术品照片之插图,大多摄自VA博物馆藏品,可知《中国美术》初版时,可能为VA博物馆赞助之物。

被劫文物如何成为“合法”藏品?

诚然,《中国美术》一书所透露的圆明园流散文物信息,充其量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可对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中国读者群体而言,是极其难得,也是弥足珍贵的。通过对此书撰著旨趣与圆明园文物流散的历程相联系,还可从中体味到,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之后,对这一场侵略战争所谓的“战利品”所持不同立场。

生于老牌殖民帝国、惯于远征侵略劫掠的英军,劫掠圆明园之后,迅即将这些“战利品”中的一批精品挑选出来,捐献给他们所效忠的大英帝国维多利亚女王。这样专门选送给帝国女王的一批精品,有的直接被纳入皇家收藏,有的被划拨给了大型公立博物馆,如大英博物馆与VA博物馆。没有被选中捐献的那一部分,则主要是通过拍卖来实现流转,这时的“战利品”又被转化为拍卖品,最终成为前来竞买的公私藏家的收藏品。

据考,仅仅是1862年,英国伦敦的菲利普与佳士得两家拍卖公司,就举行了八场圆明园文物专场拍卖,非专场拍卖会更达数十场之多。此后,归置于各大公私博物馆的圆明园流散文物,统统转化为看似“合法”的收藏品,继而陆续为英国乃至西方学者、收藏家、鉴赏家所关注,又进一步将其纳入所谓“艺术品”范畴加以研究。就这样,被英军劫掠的圆明园文物,大致在短短十年间(1861-1870),悄然历经了“战利品”→拍卖品→收藏品→“艺术品”的身份蜕变之旅。

相较于惯于远征侵略劫掠的英军,同样“凯旋”归国的法军,在国内受到的“待遇”则与之颇有差异。一方面,法国国内报刊媒体大多乐于公开披露这批得自圆明园的“战利品”,相关信息比比皆是,这批“战利品”及这场侵略战争的“内幕”更是时时浮现。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法国民众对法军的劫掠感到羞耻与愤怒,因之予以指斥。其中,最著名的批评更是来自法国著名作家、一代文豪维克多·雨果,称圆明园为“中国的凡尔赛宫+罗浮宫+法国国家图书馆”,为无与伦比的人类文明之宝贵财富,而劫掠者法军司令蒙托邦将军的行径,是毁灭人类文明的暴行,是使法国蒙羞的丑行。

对于劫掠圆明园而来的这批“战利品”,法国国内社会舆论出现分歧与对峙,随之而来的社会影响也一分为二。一方面,报刊媒体继续深入报道各方信息,留下数量颇丰,内容颇具研究价值的历史文献;另一方面,陆续归国的法军军官与士兵,纷纷将“战利品”付诸拍卖兑现,不愿意再保有这些颇惹非议的“纪念品”,因之又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拍卖会及拍卖目录。这些当年的法国报刊与拍卖目录,皆为今日探研圆明园流散文物的重要参考资料。

譬如,在法国杜伊勒里宫展出圆明园被劫文物的场景,当时即被制作成线条清晰、便于印刷的钢版画,大张旗鼓地刊印于法国巴黎《画刊》之上。金编钟、金塔、金铜龙、景泰蓝香炉、玉如意、花插与烛台等等,乃至于各式中国兵器簇拥着的乾隆皇帝御用铠甲(甲衣中添绘容貌颇似西方人之皇帝像),皆逐一列置于刊物版面之上,仿佛从中国皇家瑰宝直至中国皇帝本身,皆被法军席卷而归了。这些圆明园中的瑰宝,此刻是作为“战利品”,通过法国人印制的报刊,来向整个世界展示与宣扬的。

这些“战利品”,如今有案可查者,大多数成了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的恒久陈设品与收藏品。自1863年首次装置陈设之后,一直展出至1975年。1984年开始修缮,至1991年完工后重新开放至今。而当年《画刊》上居于版面中央的乾隆皇帝御用铠甲、御用佩刀等兵器(实物图像曾出现于郎世宁所绘的《乾隆大阅图》之中),则被移至法国军事博物馆。

除此之外,通过搜寻法国巴黎德鲁欧拍卖行的拍卖目录,更可以看到如今珍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那一部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的流转历程。据统计,法军自圆明园劫掠而来的“战利品”,在1862年至1870年间,通过德鲁欧拍卖行,前后共举办了115次拍卖会。如果不是普法战争爆发,这样的拍卖会恐怕还会持续数年。

在这115次拍卖会中,1862年2月26日至3月1日的持续四天的“杜潘特卖”,最为引人注目。正是在此次拍卖会上,法军“战利品”中最具象征意义的《圆明园四十景》被送上了拍场。这是一组由四十幅对开绢画组成的,右图左诗,绘述圆明园最具代表性的四十处风景的艺术作品。拍卖目录中,毫不掩饰地向竞买者指出这一拍品的独特价值,称“这是惟一一部为我们留下圆明园被毁前景象的作品”。

或许是因为《圆明园四十景》这样的“战利品”,本身也象征着法军参与劫掠与焚毁圆明园的暴行;或许就是因为拍卖目录上毫不掩饰的宣传之语,法国社会各界对此又产生争议与批评。为平息社会舆论,劫归此物并将之付诸拍卖的杜潘上校,还因之受到了军方的“停职”处分。

概而观之,被法军劫掠的圆明园文物,虽然与英军归国后的情形有一些差异,但大致还是在近十年(1862-1870)的时间区间之内,仍然历经了“战利品”→拍卖品→收藏品→“艺术品”的身份蜕变之旅。只不过,较之英国人而言,法国人对这批“战利品”进行拍卖流转的速度与频度,要更快更多一些;而当这批“战利品”已然转化为收藏品之后,将其纳入学术研究领域,使其再化身为“艺术品”的速度与频度,似乎要缓慢一些罢了。

  • 编辑:张晓芳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