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巨刹”云居寺:佛教文化 千年传承

  • 2020-03-06 14:18:02
  • 北京旅游网

如果您是佛教文化的研究者,有一处古刹圣地绝对值得您了解,就是位于北京市西南方向房山区的云居寺。云居寺距市中心70公里,有“北京的敦煌”之称,寺中藏有佛教经典“房山石经”,这是一部自隋唐以来绵延千年的经典,在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佛教研究等各方面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在书法艺术上也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云居寺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古刹。云居寺一直流传一句话:“山门不倒寺必重修”,说的就是历经沧桑的云居寺。日军侵华时期,云居寺曾遭到三次大规模轰炸,伤痕累累,主体建筑几乎都被毁,山门只剩下三分之一,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神奇就在山门险而不倒,一再顽强的印证着“寺必重修”的神奇“预言”。这句流传已久的佳话,其实也隐藏着人们对古刹重光的期盼与眷恋。

寺内的“石刻佛教大藏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605年),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自打明清以来,房山石经就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大都仅从碑刻书法着眼,却很少从文化历史角度研究。上世纪50年代起,中国佛教协会开始进行全面整理与拓印。发现藏经内容还保存有唐代幽州、涿州地区的政治、社会、经济情况,可以说是极其珍贵的史料,对当时华北社会状况有极其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

云居寺佛教文化渊源深厚。上世纪八十年代,云居寺还出土过两颗舍利子,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舍利子通俗的解释指的是释迦牟尼火葬后,遗留下来的一种固体物。云居寺的舍利子与北京八大处的佛牙、陕西西安法门寺的佛指,并称为“海内三宝”。在佛教中,常强调舍利子和修行人的修行功德相关,因此是极其被重视与尊敬的。

近年来,云居寺因其重要的文化地位,愈发被广大游客所了解认识。去年九月,故宫太和门东侧崇楼还举办了"中华文化奇迹——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石刻大藏经”首次走出云居寺,亮相紫禁城。此次展览以古刹千年刻经史为主线,展示了云居寺内的珍贵文物以及图文实景和摄影作品等,再现了云居寺跨越千年的深厚历史。

受近期疫情影响,云居寺已于1月24日暂停对外开放,对云居寺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必着急,待春暖花开疾病散去,我们一同去云居寺祈福,感受经典佛教文化。

  • 编辑:杨阳2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