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餐厅:几代北京人的“老莫”情怀
在北京当下以星巴克为招牌的小资情调中,各路外来的著名餐饮让年轻人奉为时尚,每当白领们以"不是在星巴克,就是在去星巴克的路上"标榜自己时尚和小资情调时,稍微有点年龄的“大资”们,遥望着“老莫”笑了,"老莫"的典雅风格,高贵品位,时尚情调,给那几代北京人留下了无穷无尽回味的。
"莫斯科餐厅,梦开始的地方。"这是展览馆边的莫斯科餐厅门口的巨大招牌上的字,在北京,人们亲切的叫莫斯科餐厅 “老莫”, 她在那里已经伫立半个世纪,那里曾经是北京最高雅的餐厅之一,她的巨大和奢华足以震撼当时的北京,那些精致的雕饰上,流露着布尔乔亚式的品位,是知识分子和“大院子弟”们充满激情的所在。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西方色彩的莫斯科餐厅代表了多种内涵:文化是华丽、神秘,品位是高贵、时尚,而人们并没有忽略其作为著名餐厅的美味:风格独特和纯正口味俄式西餐。那里不仅仅是小资们的乐园,莫斯科餐厅的建筑风格华贵高雅、气势恢宏,充满浓郁俄罗斯情调,又是国宴的尊贵之所,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曾在这里多次举行盛大宴会,接待重要外宾。
现在,花巨资扩建装修后的莫斯科餐厅,在外资林立,文化掺杂,华丽浮躁的北京城,仍以其独特的风格、多样化的异域餐饮,静静的展示着"老莫"时尚。
你知道鸿宾楼的三宝是什么吗?
鸿宾楼饭庄创建于1853年(清朝咸丰三年),原在天津,是久负盛名的清真风味饭庄。1955年应周总理之邀入京,当时的堂头王守谦当年的时候,带来三样物件:一件由625克黄金铸造的“鸿宾楼”金匾;一件是慈禧曾使用过的象牙筷子;再就是1934年鸿宾楼的东家重金购置,重920克,周长115厘米,带“小辫儿”的,现已绝迹的黄唇鱼肚,鱼肚、金匾、象牙筷是鸿宾楼的镇店三宝。
50年前,王守谦用包袱皮兜着两双象牙筷子,护着鸿宾楼的金字招牌,才算是将鸿宾楼从天津迁到了京城和平门外李铁拐斜街50号。斗转星移,鸿宾楼在京城地面上已经红火了半个世纪,成了京城公认的老字号,赢得了“京城清真餐饮第一楼”的美誉。
鸿宾楼金匾里藏的三个“谜”是什么?
“鸿宾楼”的金匾由清代两榜进士于泽久题写,625克黄金铸造。这也是京城老字号中唯一的一块金匾。不过,这块匾吸引人的地儿,不仅是黄金铸造,而是匾中的“三谜”。
第一谜:两榜进士于泽久匾中写了“错别字”,繁体字的鸿字左边三点水,中间一个工字,右边繁体的鸟字下边应是四点底,但匾中“鸟”字为三点底,为什么?有人说是借用了三点水下边的一点,但是鸟字上边一点却写成了一横,堂堂文人为何只点三点水?
第二谜:金匾上下无款,这在名家为商号所写牌匾中十分“罕见”。
第三谜更具神秘色彩:1998年秋,鸿宾楼迁至展览馆路11号现址时,店家将这块金匾送荣宝斋见新。打开这块百年老匾时,从底板中发现一幅不知何人所画何人珍藏其中的工笔画———牡丹美人图,作画时间是宣统年间。字画行家大都知道,宣统皇帝在位仅三年,留传后世的作品甚少。金匾藏“娇”更是“扑朔迷离”。
郭沫若、溥杰和启功与鸿宾楼的缘分
除了店门口的金匾,鸿宾楼还有两块名匾。一块是1963年鸿宾楼迁至西长安街82号重张时,郭沫若题的。郭老题匾时赋诗一首:鸿雁来时风送暖,宾朋满座劝加餐。楼头赤帜红于火,好汉从来不畏难。
明眼人一眼就瞧出来了,这是一首“藏头诗”赞“鸿宾楼好”。现在鸿宾楼注册的商标,用的就是郭老题写的“鸿宾楼”三个字。
还有一块匾是书画大家启功所题。这块匾也非同一般。1983年,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溥杰在鸿宾楼宴请客人,其中一道红扒羊蹄赢得“赛熊掌”的称赞,趁着高兴劲儿,店家向溥杰先生求字题匾。没想到,几天以后,溥杰先生派人送来六尺墨宝:天安西畔鸿宾楼,每辄停骖快引瓯。牛尾羊筋清真馔,海异山珍不世馐。既餍名庖挥妙腕,更瞻故业焕新猷。肆筵设席鲜虚夕,四座重泽醉五洲。辉煌四化征途上,阔步长驱赖裹糇。而后,溥杰先生亲自请启功先生为鸿宾楼题匾。转年,溥杰先生又特意写了“芙蓉”堂号赠送鸿宾楼。
鸿宾楼全羊席菜名为何不用“羊”?
鸿宾楼店里的全羊席、烹双鲜、笃法制菜“清真三绝”名声赫赫,第一绝就是全羊席,宾楼开业之初,门悬两块铜匾之一是全羊大菜也就是全羊席。这个著名的全羊席菜名没有一个羊字,而菜肴可都是羊肉的,为什么?因为给慈禧老佛爷上寿,慈禧是属羊的,为了避讳,全羊席菜独不见一个“羊“字冠名。
那是清光绪年间,鸿宾楼做全羊菜已被食界公认。据说,慈禧太后出宫巡游时曾点名要吃鸿宾楼的全羊大菜。后来,慈禧六十大寿时,宫内以鸿宾楼的108道全羊席为老佛爷祝寿。全羊席不仅烹饪技法独到,饮食口味丰富,最起的菜名即好听又避讳了老佛爷的属相:望风坡、龙门角、蜜肥糕、焦溜脆、灯笼鼓、鞭打绣球、夜明珠……足见其丰厚的文化内涵。现在鸿宾楼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们饮食口味的变化,对全羊席进行改版 “全羊席”,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真正的“中国寿宴第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