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遗迹之千古漕运

  • 2019-07-03 17:29:5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与“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组成,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大运河文化带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是对京城河道、桥闸、码头遗址、沿岸粮仓等文化的再梳理。其实漕运文化也是过去京城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已若隐若现的各处水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变迁。2014年,京杭大运河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北京段大运河有不少点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小编向您介绍关于漕运的大运河文化遗迹。

通惠河:京城漕运重要通道

这条全长82公里的河流,曾经贯通北京。据史料记载,最早开挖的通惠河自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今崇文门)外向东,在今天的朝阳区杨闸村向东南折,至通州高丽庄(今张家湾村)入潞河(今北运河故道)。不过到了明清时期,通惠河的范围就变为东便门大通桥至通州北运河的河道。

通惠河一直是京城漕运的重要通道。在建造时期,因为北京城的地势城内比通州高,所以为保证通惠河的畅通,除开发水源,解决水深外,另一个关键就是在不同坡度的河道中,让漕船能顺利通过。为解决这个问题,当时郭守敬建议,“……每十里置一闸,比至通州。凡为闸七,距闸里许,上重置斗门,互为提阏。以过舟止水”。大致意思是他希望通过建立水闸和设置斗门,实现既可节水,又便于行舟。最终,通惠河沿线修建有11处控水设施,共24闸,其中广源闸是通惠河上游的头闸,人称“运河第一闸”。

长河:辽代开始五更其名

到了今天,通惠河河道遗存还有三段,长河就是其中之一,而长河历史也颇有意思,仅从名字就可以感受到这条河流见证的历史迁移。这条河从辽代开始,分别名为高梁河(辽代)、皂河(金代)、金水河(元代)、高梁河(明代)、长河(清代)。这条从金代就开通运河,一直是北京城最主要的供水渠道。由于气候适宜、环境优美,京城仕女竞相来长河春游。“长河看柳,高梁桥踏青”,成为多年沿袭下来的京城民俗和传统节日。

古粮仓遗址仅剩仓墙

古粮仓就是漕运进京存放粮食的地方,中仓距离通州博物馆很近,从馆东边的路口进去,十字路口右转即是,如今这里变化很大,四周都是民居,看不出一点粮仓的影子。

根据资料显示,在新建街后身找到一段仓墙,可能就是仅有的遗存了。元明清几代,每年要由浙、赣、皖、湘、鄂、鲁、豫诸省,源源不断地运来三四百万石漕粮,其中的十之二三储存在通州。明代在通州建四仓,到了清代仍沿用中、西二仓,每当漕粮上坝,船帆和桅杆绵延不下数十里,很是壮观。

南新仓:从粮仓到军火库

如今已很难想象已经是北京知名美食街的南新仓,曾是北京城漕运的重要之地。在元明清时期,每年都会有数百万石漕粮及财物源源不断自江南运到北京,漕运作用可见一斑。所以古时在运河沿岸,也会修建许多粮仓。粮仓因运河而建,也因运河而兴。在数量上,乾隆年间最多,聚集在此已经有13座之多,在当时被称为“京师十三仓”,其中规模最大的便是南新仓。如今在平安大街的东端,还依稀可以看到这座古粮仓的部分风貌。虽然已经不见运河,但这里同样是运河文化重要的所在之地。

南新仓俗称东门仓,在元代北太仓旧基上,于明永乐七年建造而成,是明清两代储藏粮食的官仓之一。为防止水淹,仓廒所选地址比较高,四周筑有高大围墙,地下修有排水管道。民国时期,南新仓改为军火库。

验粮楼

说起漕运,不得不提验粮楼。验粮楼原名大光楼,又称坝楼,始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明清两朝时期,户部坐粮厅官员,在此验收漕粮,故也叫验粮楼。验粮楼位于大运河与通惠河交汇之处,是三千四百里大运河的最北端,既是终点也是起点,同时也是南北货物的集散地。

大运河除了有形的文化遗产,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不挽桅、船工号子等传说。

“不挽桅”的传说

通惠河在古时候是运粮河,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石粮食从南方运来,送进京城。八里桥建成后,桥洞子小,大粮船桅杆高,过不去,人们只好在这里落帆停下,把粮食倒到小船儿上去。

有一年,北方大旱闹粮荒,京城急需大批粮食,皇上降旨,要加快运粮,并亲自到通惠河来视察。这么一来,可把倒粮食的民夫治苦啦,他们虽然拼死拼活不分昼夜的干,粮食还是倒不过来。

一天,人们正望着一队队粮船发愁,一个老汉挑着厨师用具,来到这里。他先冲人们微微一笑:“你们这些人发什么愁哪?”

“发什么愁?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吧!瞧——”一个中年人伸手朝河里一指,那粮船都快排到通州西门了。

“哈哈,那也不能不吃饭呀!”老汉笑着说:“都快晌午了。”

“唉!脑袋都保不住了,还有心吃饭呢!”中年人叹了口气。

“光发愁不吃饭,脑袋就保住了?”老汉还是乐呵呵地说,“我是跑大棚的厨子,今儿个给你们做点好吃的!”说完,挑起挑儿,朝不远的伙房走去。

傍晚,当人们愁眉苦脸的来到伙房的时候,那老汉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走了,桌子上放着几碗热气腾腾的饸饹,中间还有一个小饸饹床儿。看着这些,人们愣住了。那个中年人若有所思的走过去,抓住饸铬床儿的把儿,又压了几下,猛地一拍大腿:“好主意!”随后把人们都叫来,指着饸铬床儿比手划脚的讲:“你们瞧,这饸铬床儿就好比是粮船,这上头的把儿就是船上的桅杆,现在桅杆太高,粮船过不了桥洞,要是把桅杆改成活的——在船上安两根木桩,平时用两根铁销子,把桅杆固定在木桩中间,过桥时就拔掉一根销子,放倒桅杆,船不是就能从桥下过去了吗!”

“对!”“对呀!”人们听着,不禁高兴得欢呼起来。几天以后,改装了桅杆的粮船,一队队顺利的通过了八里桥,浩浩荡荡向京城驶去了。从此,“八里长桥不免挽桅”的故事也就传开了。

大运河畔最后的领号船工

通州运河船工号子是指通州到天津段运河(即北运河)的船工号子。它是运河船工为统一劳动步调,增加劳动兴趣,提高劳动效率而创作的民歌品种。运河船工号子的渊源,如今只能根据演唱者的回忆追溯到清道光年间。它是以家庭、师徒、互学的方式传承至今的。如今,运河号子的唯一传人是通州永顺镇盐滩村86岁的赵庆福。

盐滩村是运河边上的一个小村落,村子得名是因为这里曾经是盐的集散地,“那时候,南方过来的盐都要先卸到这里,然后再运到京城里去。”除了盐之外,这个村子还是丝绸、瓷器等物件的集散地。正因为靠着运河,村子里家家都有船,都靠运输货物吃饭。赵庆福一家也不例外。

当时,每年运粮漕船二万余艘,这些船队,浩浩荡荡,首尾衔接十几里,“万舟骈集”成为有名的通州八景之一。运河号子与漕运共兴衰,“十万八千嚎天鬼”经常被用来说运河号子。

赵庆福六岁上船学活,耳闻目染学会了船工号子。赵庆福说,他喊的船号是祖传的,是爷爷教会了姨父和爸爸,姨父和爸爸又教会了他。姨夫曾经跟他说,学会这号儿就能吃遍天下。因为领号的人在船上有特殊地位和待遇,一般领号人多是有经验的船工,出活不出活全看领号的,所以工钱都比船上其他的师傅高。出于方便和利益的考虑,领号者多培养自己的后代为领号人。

赵庆福记得,一般领号人是边领号边干活。拉纤的时候,大伙不起劲了,为了增加劳动兴趣,领号人扮成三花脸,头上梳着小辫,手拿大扇骨,骨头上挂铃铛,拴着红布绳,在前面又领号又是逗乐。

“年轻小伙儿缺少一个做饭的人啊……”这是运河号子里面的“闲号”。

所谓“闲号”就是船工休息时喊的船号。比较自由,都是即兴演唱。内容多是能愉悦别人也让自己开心的。能有闲号,也和运河特点有关,运河水势平稳,没有什么惊涛骇浪和险滩,所以才有心情唱闲号,这是区别于其他河号的独特之处。

另外还有绞关号,指休船期把船绞关上岸,推绞关时喊的号子,节奏性比较强。如今,赵庆福能喊出包括“闲号”在内的10种运河号子。

运河船号的唱词是京味儿,通州味儿浓厚,主要体现在唱词多用儿化,例如“三儿、日儿”,和具有通州地方特色的衬字、衬词,例如“四儿搭四儿的、一了个的、来溜”等语气词,有北京民歌中的京味和乡土气息,再加上有特色的民间表达,例如称呼媳妇为“做饭的人”,男人为“一百多斤的”,“苇子开花”代表运河上开始结冰,通州话说“叉河了”,表示一年的劳动季节要结束了。

大运河文化遗迹不但有有形的,还有更多无形的文化遗产等着人们去发现。

  • 编辑:方月月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