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开启一场美好的阅读之旅

  • 2021-03-05 13:37:48
  • 北京旅游网综合

读书,是一场可以随身相伴的事情,不管身在何处不管身处何境,能捧起一卷书细读,就能丰润心灵,滋养身心,充实自我。阳春三月,让我们一起做个快乐“书虫”,开启一年美好的读书之旅吧!

《文城》

新春伊始,作家余华的长篇新作《文城》由新经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这距离他的上一部长篇小说《第七天》已过去8年。

《文城》的小说背景设定在余华之前的作品少有着墨的清末民初,讲述的是一个人和他一生的寻找,以及一群人和一个汹涌的年代。故事从南方小城溪镇开始讲起,在当地人最初的印象里,小说主人公之一的林祥福是一个身上披戴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脸庞的男人,有着垂柳似的谦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哪怕后来成了万亩荡和木器社的主人,他身上的谦卑和沉默依旧没有变。他的过去和一座谜一样的城联系在了一起,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找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他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为了一个承诺漂泊至此……小说从不同视角讲述了林祥福、女主人公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起伏人生。绵延的时空、纷杂的人物群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共同构成了一幅荡气回肠的时代画卷。

在《文城》中,余华不仅书写熟悉与亲切的南方小镇,还描绘种着高粱玉米的黄河北边,在作品中展现了更广阔的地理图景。

《十二生肖中国年》

十二生肖起源于中国,但传播范围甚广,不仅见于中国本土,也见于北亚、东北亚、南亚、东南亚,甚至西传中亚和伊朗,是我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现象。正像狮子从伊朗东传,石狮子和舞狮在中国落地生根,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十二生肖,家喻户晓,但这里面的名堂很大。这个话题与中国动物有关,与中国方术有关,与古代文物有关。这本关于十二生肖的小书,专门谈一谈十二生肖的来历、具体含义,它与古代汉族地区生产生活的关系,以及这十二种动物的后面各自都有什么故事。

《故宫六百年》

《故宫六百年》以紫禁城建筑的空间次序横坐标,以紫禁城历史的时间次序为纵坐标,立体、全景式地反映紫禁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通过对紫禁城六百年历史的回顾,揭示定都北京的历史意义,展现中华文明在宫殿建筑、园林、绘画、读书藏书等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

作为故宫博物院的一名研究者,祝勇近年来持续书写着故宫的典故与传奇,从《故宫的风花雪月》《故宫的隐秘角落》《故宫的古物之美》到《在故宫寻找苏东坡》,或借物咏怀,或凭卷追思,从独特角度展示了一个丰富深邃的古典中国。新作《故宫六百年》更可以视为他此类作品的集大成者,有系统有条理地讲述了故宫的方方面面,似水流年,小处生动,大处磅礴,充满了一个文人与学人对于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钟鼓楼》

《钟鼓楼》主要叙述的是1982年12月12日早晨5点至下午5点北京钟鼓楼一带发生的故事。一个古旧的四合院里,薛大娘一大早起来收拾东西,等待同和居何师傅来操办酒席,因为她的二儿子薛纪跃今天结婚。而薛大爷却和平时一样到什刹海后海边去遛弯儿打拳了。大儿媳孟昭英迟迟未到,薛大娘心里着急,同院的小伙子荀磊帮她在院门两边贴上大红喜字……

《钟鼓楼》揭示了特定历史时期生活的变迁和人们心灵世界的变化,折射出丰富的社会和历史内涵。作者以敏锐思辨的思想触觉、丰沛深沉的历史意识、犀利畅达的文字,描绘了一幅“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市民社会的特定文化景观”。本书曾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典故北京》

《典故北京》是刘一达积二十多年心血采访创作的有关北京人文历史的最新散文集。全书分为两部分——上篇“引经据典”42篇;下篇“谈天说地”11篇。谈典故其实就是讲古话旧。作品探寻老北京“三山五顶”、“五大镇物”,趣说造办处与“燕京八绝”;解密老北京“四大凶宅”、“八大胡同”,回溯京城牌匾逸事、镖局往事。海淀当年叫“海店”?丰台为什么叫丰台?桑皂杜梨槐,不进阴阳宅?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推出午门斩首”是讹传?“东富西贵,北贫南贱”的说法又是从何而来……作者以地道的京味儿语言,钩沉数百年掌故人文,漫谈老北京文化遗存,既有历史色泽,更有生活气息。新旧交替时代变迁下的感悟与反思深藏其间,为读者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存照。

刘一达表示,《典故北京》说的是北京的事、北京的传说,里面写的很多是北京人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事。这本书上篇为“引经据典”,下篇为“谈天说地”,“引经据典”必须要把史料弄清楚,如《东四西单鼓楼前》一文,东四为什么当年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这些都得查资料,找到真正的原因。而“谈天说地”主要以民间传说为主,包括潭柘寺的“神锅”之谜、“八大胡同”那些事儿等,这些民间传说可以说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含着历代北京人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它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希望读者朋友能够从中感受到北京文化的博大精深。

《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

家书,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同时能够真实反映书写者的内心世界。《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收录了五十多位作者的近百封红色家书,家书的作者既有陶铸、邓子恢、帅孟奇、周扬、项南等老一辈革命家,也包括陆更夫、竺清旦、吉鸿昌、左权等革命烈士,还有很多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付出艰辛乃至生命的普通党员。它们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道路上的辉煌历程,也呈现出了共产党员无比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细腻的情感。虽不是宏大叙事的文体,家书中的细节却鲜活生动、触手可及,使阅读这些家书和家书背后故事的读者们有机会重温历史,进入家书作者的情感世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红色家书中,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家书读来最令人感动,它们的时间跨度涵盖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这段时间,共产党人的家书中充满了愿为信仰而献身的革命豪情,而家书背后,则是一段段血泪交织的感人故事。

如今,社会发展变快,“家书”这样的载体变得罕见了。不过,即便亲人天各一方,血脉亲情是永远也割不断的,党的辉煌历程也将继续由人民来书写。红色家书,尘封着岁月的记忆,也凝结了历史上先进群体的鲜血和汗水。阅读他们留下来的感人故事,我们收获的不仅是震撼、铭记,还有奋进在当下的力量。

《北京传》

北京历史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到金元明清,再到近现代以来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年代里的世界大都市的形成,以及当下,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的建设,都是北京作为世界大都市的传奇般的扩写。这一雄伟的历史进程和时间的铸造,使北京成为了人类的建筑杰作。

《北京传》是作家邱华栋的新长篇作品,结合了时间和空间的转移,梳理出这座伟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全景观。这是一个作家个人的城市观察,又是一座伟大城市的个人记忆。一砖一瓦,一个个词汇,构成了北京这部大书,一座古老而又宏伟的城市跃然纸上。

《第76天》

从2020年1月23日到2020年4月8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武汉“封城”76天。这是一段特殊的历史,也是一段需要牢记的历史。是作家熊育群创作的一部抗疫题材长篇报告文学作品,这本书以时间为轴线,全景式记录了2020年武汉、湖北及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抗击新冠疫情的时代画卷。熊育群看来,书中所写只是一个个代表,旨在通过他们来表现疫情暴发时的情形和抗击疫情的主要历程,表现我们这个时代遭遇灾难时人们的所作所为和精神状态,彰显伟大人格和精神力量,思索面对疫情应有的态度、科学的作为以及今后须吸取的经验与教训,反思人类的生存方式与文明的方向。

《摄影实战手记——一个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摄影实战手记——一个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是刘卫兵历时近两年撰写完成的新作。书中浓缩了作者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30多年的新闻采访和摄影经验,通过大量案例讲述各种摄影实战中技术技巧的运用,以及纪实新闻摄影对促进时代变革发展的思考。该书以摄影记者多年的摄影经历为主线,以摄影的变化和社会变迁为背景。既是一本讲述摄影采访实战和技术技巧的摄影书,又是一部记录改革开放发展的史料性图文著作。

该彩色图书共六章、39节,17万字,300余张图片。书中的图片和文字是从作者拍摄的几十万张图片和撰写的上百万文字中凝练总结出来的。内容涵盖社会新闻、突发事件、时政新闻、现场名人、海外风情及日常生活摄影。从聚焦贫困山区到街拍社会新闻,从香港驻站采访到奔波在战争前线,从抓拍社会名流到记录海外风情,从专职时政新闻到日常生活拍摄。全书理论与实践、经验与教训相结合,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国内资深媒体人出版的为数不多的融合性、纪传性、实战性摄影“小百科”图书,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和史料价值。可以作为摄影教学和培训的辅助教材,还有助于提高摄影爱好者、新闻专业人士及广大读者摄影实战能力和水平。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