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粮仓故事多

  • 2019-10-15 10:23:08
  • 文旅北京

俗语说“仓里有粮,心里不慌”,不管是天子,还是庶民,恐怕都离不开这句俗语。

元明清时期,每年有数百万石漕粮及财物源源不断自江南运到北京,因此在运河沿岸,陆续修建了许多粮仓。今天文旅君就和大家聊聊老北京粮仓的故事。

仓,即仓廒(áo) 储藏粮食的仓库

元朝时期,为了储存巨额漕粮,就在都城和通州设置官仓数十个。到明代,政府也在京城和通州设置了京通二仓,“京仓为天子之内仓,通仓为天子之外仓”。

清代的京仓在元、明基础上改造而成。乾隆年间,京仓达到13座,被称为“京师十三仓”,七座分布于内城,据清代震钧《天咫偶闻》记载“京仓之在城内者,北曰北新,曰海运;

南曰富新,曰南新,曰兴平,曰旧太,皆在朝阳门北,曰禄米,则在朝阳门南。

”所谓禄米,指的是用作俸禄的粟米。古代官员工资以米粮计算,称为禄米。在朝阳门内南小街东侧有一条名叫禄米仓的胡同,因明清两代存储京官禄米的仓厫在此而得名。

禄米仓坐落于在禄米仓胡同71、73号,坐北朝南,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清初有30廒,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增至57廒,光绪末年减为43廒。

据说当年的禄米仓仓场有200多米长,几乎是整条胡同长度的一半。仓廒用城砖砌成,每廒5间,面阔23米、进深17米左右、高约7米,悬山合瓦顶,五花山墙,顶开气窗。仓内曾有明代历任仓场监督题名碑,还有官厅、大堂、科房等值班用房,水井、辕门、仓神庙、土地庙、关帝庙等附属建筑,现均已无存。

漕粮济京 仓廪实 繁华现

众所周知,明清时期由于城内水路不通,东便门的大通桥成了漕运卸粮之地,受运力所限,一部分漕粮还要在通州卸下,再改用骡马大车,通过朝阳门进城,储存在城内的各大粮仓中,因而朝阳门也有“粮门”之称。

禄米仓是离朝阳门最近的粮仓,当时运粮用的是牲口拉的排子车,因此仓门前的道路较宽。胡同西口与同样宽阔的干面胡同相对,明清两朝运粮车队经过此地,车马行走,尘土飞扬,老百姓戏称这是“下干面”了,口口相传,胡同便得名“干面”。

由此也可想见,当年此处的浩荡壮观。

众多的车夫、搬运粮食的夫役和管理粮仓人员的喝水、吃饭、休息等问题自然需要解决,周边街巷中与仓储漕运相关的行业应运而生。隆福寺庙会、灯市口灯会、东四清真寺,以及古玩铺、银楼、米店等众多店铺在附近开张营业,火爆一时。

今天这一带有豆瓣胡同、烧酒胡同、鸡爪胡同等,这些名称也都刻着历史的印记。

样米制度 仓场现形记

为了保证仓粮质量,明代朝廷制定了样米制度。万历《大明会典》里有“各处起运京仓大小米麦,先封干圆洁净样米,送(户)部转发各仓收,候运粮至日,比对相同,方许收纳”。以防止运丁在中途偷换劣米。

清末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御史大人向慈禧老佛爷举报禄米仓发放的禄米、饷粮是些快要发霉和虫吃鼠咬过的碎米,为证实举报,特意奉上了一包“样米”。慈禧听后就让大太监李莲英将样米呈上来。谁知她看后大声怒斥道:“这么好的米不吃,还要吃什么!”于是立马将此人革职。

当然在主持仓场的大员中,也不乏一代清官。名臣海瑞就曾当过仓场监督,禄米仓的仓场监督题名刻石上就有他的大名。

仓里不只装禄米

虽然明清时期禄米仓等京仓的储粮主要供给在京文武官员,清代也会供给八旗驻军,但仓粮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救灾。

北京作为国家政治中心,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遇到灾年,朝廷会调拨一定数量的仓粮进行赈济。清代北京除在发生大灾害时进行赈济外,乾隆朝以后还在京城设置官办或民办的粥厂,从每年冬十月到次年的三月煮粥放赈。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城,将城内所有粮仓存粮拍卖,粮仓改作他用。辛亥革命后,禄米仓改为陆军被服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成为了北京军区所属单位,1984年禄米仓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禄米仓早已不再是皇粮仓库了,但却储存了很多历史的回忆。

图片来源:文旅北京

  • 编辑:方月月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